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基于期望-效价理论探讨了期望(关系修复可能性)和效价(关系重要性)对工作场所排斥后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1采取回忆范式证实了遭遇工作场所排斥后个体将以积极、消极或不作为行为进行应对,而期望和效价对应对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研究2在研究1基础上,通过情境问卷对期望和效价进行操纵,进一步验证了期望、效价与应对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关系修复可能性越大、关系越重要,个体越倾向以积极而非消极行为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82.
夏扉  叶宝娟 《心理科学》2014,37(6):1386-1391
采用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烟酒使用问卷对86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烟酒使用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基本心理需要是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烟酒使用之间的中介变量;(2)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是基本心理需要与青少年烟酒使用之间的中介变量。因此,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烟酒使用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青少年烟酒使用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3.
采用文化疏离感量表、应对方式问卷、文化智力量表和幸福感问卷对670名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文化疏离感、应对方式、文化智力和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之间关系。结果显示:(1)应对方式部分中介了文化疏离感与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间的关系;(2)文化智力调节了文化疏离感通过应对方式影响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这一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和直接路径。  相似文献   
84.
韩冰  王良燕 《心理科学》2017,40(1):193-199
文章通过对品牌负面事件溢出效应文献的系统梳理,提出了目前研究主要从品牌组合或品牌联盟内部、竞争品牌或品类、品牌原产国及该国其他品牌三个视角出发展开,并据此详细解读了基于这三种视角的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文章还进一步对溢出效应的产生机制以及应对策略相关文献加以述评,进而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5.
采用调节聚焦问卷、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对北京市五所学校1174名小学生进行调查, 考察调节聚焦对小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并检验应对方式在调节聚焦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促进定向对小学生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预防定向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积极应对和促进定向更相关, 消极应对和预防定向更相关;(3)积极应对在促进定向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 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均在预防定向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正>【本刊讯】(记者马利强敏俊卿)中国朝觐工作团坚决贯彻中央领导重要批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内有关部门确定的各项安排和部署,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和地方带队干部,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应对,科学施策,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实现了中央领导提出的确保政治安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震后儿童青少年心身健康和应对方式差异特点及关系。方法:用修订的心身健康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512汶川地震重灾区37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回避、漠然、愤怒、自杀等不良情绪维度(F=3.66,4.20,9.97,4.45,均P0.05)及兴趣(F=8.81,P0.01)及睡眠障碍(F=7.95,P0.05)维度年级主效应显著;在强迫、敏感不良情绪(F=4.88,8.97,均P0.05)及失眠、身体不适(F=8.41,6.35,均P0.05)维度上性别主效应显著;强迫、回避及自杀不良行为维度(F=4.39,3.08,3.04,均P0.05)及注意力(F=3.77,P0.05)、失眠、身体不适等生理维度上(F=6.29,3.63,均P0.05)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在退避与幻想应对方式上年级主效应显著(F=3.16,5.41,均P0.05);在退避应对方式上有性别主效应(F=4.46,P0.05);回归分析表明,自责、退避、解决问题及合理化应对方式影响灾区小学生、初中生的心身健康状况,而影响高中生心身健康状况的仅有自责应对方式。结论:重震区儿童青少年的心身健康及应对方式有年级和性别差异特点,且应对方式对不同的学生群体的心身健康有不同的影响,提醒震后对学生群体的危机干预要分性别、年级或年龄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8.
为了探讨初中生感戴状况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赵国祥编制的初中生感戴问卷、姜乾金的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陶芳标的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对广州市7所初中进行问卷调查,得到839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1)初中生感戴不存在年级差异,但是性别差异显著,女生感戴总分和人物取向感戴得分要显著高于男生.(2)感戴对学校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对方式在感戴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9.
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张林  车文博  黎兵 《心理科学》2005,28(1):36-41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闯卷,考察了全国各地2007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预测能力,内部一致性和测量稳定性理想;(2)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总体上以心理调节机制为主,自我防御和外部疏导机制使用较少;(3)在压力的应对方式上,大一学生以外部求助、压抑、幻想和调整情绪方式为主,大二、大三学生以自我防御方式和总结经验为主,大四学生则较多采用心理调节机制的方式;(4)女生的应对方式比男生更积极,农村来源的大学生倾向于压抑自己和总结经验,城市来源的学生更喜欢宣泄压力,独生子女的应对方式以消极防御机制居多。  相似文献   
90.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徐富明  朱从书  邵来成 《心理科学》2005,28(5):1240-124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教学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用教师工作倦怠问卷、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调查表、教学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6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教学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教师的主动应对、被动应对、教学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分别对教师的整体工作倦怠感及其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