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特殊儿童父母的压力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殊儿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家庭的内在动力学特征。本文介绍了特殊儿童父母的压力及应对资源;压力的心理测量学方法;影响压力的有关因素和几个压力-应对模型。最后,本文还指出了这个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2.
为了揭示童年期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纵向发展关系,以771名小学3、4年级学生为对象,采用友谊质量问卷、孤独感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了为期2年的纵向追踪。结果表明:(1)在纵向发展上,童年期儿童的友谊质量无法持续稳定地预测孤独感的纵向发展,但孤独感可以持续显著预测友谊质量的发展;(2)童年期儿童的应对方式既可以显著预测友谊质量的纵向发展,也可以显著预测孤独感的纵向发展。结论:在纵向发展上,童年期儿童的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呈共同变化关系,两者的发展轨迹均受第三因素——应对方式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3.
年轻大学生忧虑的问题、应对策略和寻求帮助的行为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困扰年轻大学生的主要问题,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以及他们遇到这些问题时寻求帮助的模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经过编码、统计后显示:(1)对自我同一感的关注和对自己学业问题的担忧是被试最关心的两大问题;(2)个人的问题解决是被最多的被试选择的应对策略;(3)在被试为问题所困扰时,他们最有可能向非家属的亲友和家属寻求帮助;(4)在选择帮助者时,个性品质是最大多数的被试首先考虑的帮助者品质,其次是有知识的和关注他人;咨询和关心照顾是被试最偏好的两种帮助模式;50%左右的被试报告说他们没有不希望帮助者说或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4.
在中小学里,欺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不良行为,其应对策略的选择是影响学生是否容易受到欺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应对策略的内涵、选择、影响应对策略成功的因素及国外对欺负行为的干预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简要评述,并针对国内的欺负行为的现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5.
人际责任推断与行为应对策略的归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爱卿  刘华山 《心理学报》2003,35(2):231-236
探讨人际责任归因与行为应对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376名被试参与了此项研究。结果表明:(1)内在的可控的失败原因引起最高责任推断、最高程度的责备和最低程度的安慰;相反,内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原因与最低责任、最低责备以及最高程度的安慰相联系。(2)责任归因与责备和安慰之间的数量化关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得以确定。(3)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对失败行为作可以控制的归因;在行为反应上,教师或管理者更倾向于使用安慰策略  相似文献   
11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心境障碍的特点与应对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给较大范围的人群造成相当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心理因素对突发事件控制效果和进程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因疫情、疾病、生活、工作以及社会和人际关系等因素而致的情绪问题非常突出。突发事件时情绪问题的表现有疑病、恐慌、焦虑、抑郁和强迫心理等,对此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而不同群体如罹患人群、隔离人群、家属、普通就医者及一般公众的情绪问题有其独特的表现和应对措施。突发事件为情绪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7.
中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宏利  雷雳 《心理学报》2005,37(1):87-91
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了589名初二及高二年级中学生的应对方式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IU高分组被试较少采用问题解决这一应对方式,而可能更多采用幻想与发泄这二种应对方式;问题解决分数随PIU分数降低而上升,而幻想与发泄二种应对方式随PIU分数降低而降低。问题解决、幻想与发泄在不同PIU分组间的差异显著。因此较多使用问题解决这一应对方式,较少使用发泄与幻想两种应对方式,可能会减少互联网使用带给中学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8.
李琼  黄希庭  尹可丽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0):1663-1671
危及生命的慢性疾病指病程长、治愈难、治疗周期长、严重情况下会危及生命且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正常生活的疾病.研究发现,乐观、抗争勇气、心理一致感、受益发现和创伤后成长等积极心理因素在危及生命的慢性疾病应对过程中能产生积极效果,并证实积极心理通过生物加工、行为加工、社会加工三条路径促进患者对疾病的应对.对疾病态度或感知进行干预以及直接诱发积极心理等干预方法能对疾病康复产生良好的效果.对该领域研究的质疑主要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以及积极心理和疾病应对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两个方面.针对质疑,未来研究应以实验法为主导并结合其它方法,进一步探讨积极心理与疾病应对和康复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9.
采用应对自我效能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6所高校的7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应对自我效能、主观幸福感和学习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应对自我效能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对其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应对自我效能和学习倦怠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大学生应对自我效能和对其学习倦怠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20.
王丹  王典慧  陈文锋 《心理学报》2022,54(2):154-167
恶意创造力因其独特的“危害性”而与一般创造力有所区分。积极的人格特质如心理韧性由于可以促进一般创造力但对恶意有所抑制, 故其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2个研究考察心理韧性与恶意创造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以及心理韧性与应激对恶意创造力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心理韧性水平能够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恶意创造性行为, 且主要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恶意创造性行为起作用; 心理韧性对恶意创造性行为的影响也会受到应激环境的调节, 即相对于非应激条件, 应激条件下削弱了积极应对方式对恶意创造性行为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有必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心理韧性以抵御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 并正确引导其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