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4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31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41.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集体性选择的信仰体系,是中国社会国家意识的主导性结构力量,儒家文化的“依仁据德”理念对中国人构建理想人格。产生了恒常不变的影响。在当今市场经济领域中,许多现代广告传媒创意也正是因为融汇了儒家文化中理想人格的附加值,从而契合了受众的文化心理,产生了良好的传播致效作用。这种文化附加值的研究有重大社会价值,一方面不但为儒家文化的现代转生之路找到了合适的承载物,另一方面也提升广告标示物(产品)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2.
在不同领域的道德判断中,情绪可能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一种特定情绪对应一种核心评价;一种情绪只影响某一道德领域的判断,不同情绪的影响是特异性的;进化心理学和具身认知对道德判断中存在的评价倾向和特异性效应进行了解释。未来研究需要探索评价倾向与特异性效应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进一步探讨文化等第三变量对不同情绪与特定领域道德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3.
本研究探讨恐惧管理理论对道德五种基本准则以及道德判断的影响。85名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与控制组。全部被试首先完成道德五基准问卷。实验组被试接受死亡凸显提示后观看短片并完成一系列道德两难问题的判断;控制组接受一般负性事件提示。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控制组而言,实验组被试倾向于作出直觉而非理性判断,并且死亡凸显对道德直觉判断的影响受到厌恶情绪的中介作用。同时,当故事情节发生转换时,实验组被试倾向于作出与原有道德直觉规范相一致的道德判断。本研究从恐惧管理理论出发,为道德判断的情理之争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4.
理论上,人们对不同个体行为是否违背道德的判断是完全一致的。本研究提出,人们对社会距离线索的知觉会影响对道德行为的判断。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从社会距离直接启动和社会距离线索启动的角度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较近的社会距离启动及社会距离线索都能促使个体采取更温和的道德判断,功利主义的色彩比较浓厚,而较远的社会距离启动促使个体采用更加严格的道德判断,表现出道义论倾向。文章最后讨论了这一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5.
何谓道德?从“异乡人”的视角看,该问题除了指向“我们”世界的“伦理内核”外,还指向“我们”世界的“我”之道德自立的“道德内核”.“伦理”一词的古希腊语义及拉丁译读表明,伦理与人之居息的“本土本乡”及其共同生活紧密相关,道德更多地关涉“异乡人”的视阈.何谓道德的问题涉及伦理与道德相互化约的两个视角.“本乡人”的视角遵循着用伦理统一道德的路线.“异乡人”的视角遵循着用道德化约伦理的路线.然而,“何谓道德”之问在“异乡人”的视角上凸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表明了区分伦理与道德对道德哲学的重要性.在文明史上,道德之问以两种方式敞开“异乡人”的视角并使伦理不再是一种直接的经验性习俗:其一,与灵魂放逐的“神话”有关;其二,与宗教形而上学根基的丧失有关.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由此分为“传统”与“现代性”两种类型,它们涉及道德范畴的问题层次和语境分殊.透过“异乡人”的目光,一种思想的警醒和心灵的自由导向如下设“问”:在道德问题的时空坐标中,到底什么紧要?对于“我们”的世界遭遇的现代性道德危机而言,两大难题的应对最为紧要:一是道德自由问题;二是伦理认同问题.两者的解释循环将使道德之“问”引领人们走向更为健全的道德自信.  相似文献   
146.
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种原因,“道德危机”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由于相关领域道德立法的缺失,道德立法执法不严等原因,道德在调整人们行为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有效构建理想的社会主义道德,利用法律促进道德建设是值得重视的有效途径,在立法、执法、司法三方面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7.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近现代中国社会发生了道德危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从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体系、理想人格、伦理关系和道德治理等方面进行道德重建,从而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新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铸就了党和革命队伍的先进性与革命性,并为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8.
在道德问题上,荀子介于功利论与道义论之间.这种复杂的道德学说形态的成立赖于苟子关于心的两种能力的阐发.苟学体系中的道德动机在于“心之所可”所具有的意志决断和行为能力.这种能力独立于由欲望而来的行为能力,是道德主体得以挺立的契机.在此前提下,“心之知”通过分辨、反思、权衡,逐步使这种动机所肯认之价值内涵和达成途径清晰化,并使其在诸种行为动机的争斗中胜出而挺立.荀子在心的这两种能力的基础上建立的道德学说具有形式化的特征,不能保证道德的绝对地位,最终开出法家的端绪.  相似文献   
149.
道德必须以诚信为基础:一方面有赖于人们对道德及其总体性原则是否具有坚定信念,一方面有赖于人们对社会成员能否共同遵守具体性道德规范的相互信任.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和生存样态的深刻变迁对诚信的两个方面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并由此引发了道德问题.当前的道德问题表现在两个相互强化的方面,即总体性道德原则的缺失与沦丧,以及具体性道德规范、道德认知和道德评价的错位与混乱.道德建设的核心与重点在于诚信建设,而诚信建设又必须以正确揭示当前的利益格局和生存样态为前提.  相似文献   
150.
论政务诚信     
政务诚信对于其他方面的诚信有着既广泛又重大的影响,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中,我们必须以政务诚信建设作为突破口,通过大力提升政务诚信来引领和推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以政务诚信作为全社会诚信建设的突破口,就是抓住了当前我国诚信建设的主要矛盾.在这个问题上,首先必须切实完善并加强有助于政务诚信的制度和相关机制;其次必须大力提升政府官员的诚信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