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江肖文 《天风》2011,(1):22-23
记得20年前,我在明州Methodist医院做院牧值班时遇到了一件事。那是在半夜一点多钟,急诊电话铃响了。我拿起电话,听到对方的声音很慢、很弱、很轻,好像是哭泣的样子哀求道:“牧师,你能帮助我吗?”因为医院牧师有时也要处理“危机干预”(crisisintervention),我就耐心地听她讲。  相似文献   
92.
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按随机和匹配原则,将40名乳腺癌放疗患者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相应的医药治疗。以肿瘤病人情绪适应问卷(MAC)和免疫测试法研究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反应和免疫功能,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NK细胞活性(NKCA);并有助于维持放疗期间患者的白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93.
肥胖与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家庭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健康的体魄,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也不例外。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但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已使传染病和营养缺乏等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取而代之的则是与人们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因而儿童肥胖就成了20世纪影响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陈锐等[1]总结我国1985—1995年十年来肥胖儿童及超体重儿童情况指出:肥胖儿童及超体重儿童比率与十年前相比,7—18岁男童从1985年的3.38%上升为7.18%,尤其是城市男生的超体重及肥胖率高达12.03%。  相似文献   
94.
烟草危害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挑战之一。传统的控烟策略主要依赖健康宣教、烟草税和控烟条例等手段,但是较少考虑到吸烟行为的“非理性因素”及其心理机制,因此仍不能有效帮助吸烟者成功戒烟。行为科学的发展为助推吸烟者成功戒烟提供了新视角。以实施主体和干预的影响机制为划分标准,可将助推戒烟的行为干预策略分为由政府和公共健康服务部门执行的情境型干预策略和认知型干预策略以及吸烟者可自主执行的情境型和认知型干预策略,一方面便于吸烟者和相关部门选取可执行的戒烟行为干预策略,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开发和验证助推戒烟的行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虽然基于行为科学的助推干预策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研究仍有必要进一步在真实世界中验证和评估戒烟助推干预策略的效果。未来也有必要进一步将行为改变技术融入到数字化的戒烟服务或应用小程序中去以提升其效果。未来也需要考察如何应用戒烟助推干预策略防止电子烟产品的负面影响并减少这类策略的误用和滥用。  相似文献   
95.
团队虚拟性意指团队成员分散工作并借助虚拟沟通工具进行协作的程度。提高团队虚拟性已成为组织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应对疫情冲击的重要举措。然而,学界尚未能对团队虚拟性究竟是促进或阻抑团队绩效这一问题给出明确答案。这不仅会造成理论认知的缺陷,也难以为组织充分发挥团队虚拟性的优势以提升团队绩效提供有效指导。本项目基于团队发展视角,围绕“团队虚拟性对团队绩效是利还是弊以及如何扬长避短”等问题开展三个研究:(1)引入团队发展阶段这一动态权变因素,剖析团队虚拟性在团队不同发展阶段对团队绩效的差异化影响;(2)探析团队虚拟性促进与阻抑团队绩效的双重路径,诠释在团队不同发展阶段何种路径起主导作用;(3)探索团队领导在团队不同发展阶段如何增强/削弱团队虚拟性对团队绩效的积极/消极影响。本项目为剖析团队虚拟性对团队绩效的“双刃剑”效应构建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可为团队领导根据团队发展阶段匹配对应的管理干预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6.
作为一种引导员工主动改变工作的行为, 工作重塑干预成为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基于现有研究成果, 系统梳理了工作重塑干预的概念和分类。依据角色-资源接近-回避模型, 归纳和提炼了工作干预的影响效果, 在此基础上, 借鉴AMO理论, 分别从重塑能力(Ability)、重塑动机(Motivation)和重塑机会(Opportunity)层面, 构建了个体和组织交互情境下的工作重塑干预内在影响机制, 进而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为当前开展工作重塑干预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基于中国情境的工作重塑干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7.
基于记忆再巩固理论的恐惧记忆提取干预范式被证明可以有效消退恐惧记忆, 能克服传统消退容易复发的缺点。该范式通过单独呈现条件刺激激活原有恐惧记忆, 使记忆重返不稳定状态, 随后在再巩固时间窗内实施干预则能改写原有记忆。目前该范式起作用的神经机制尚不明确, 本文在现有的人类研究和动物研究基础上, 总结了杏仁核、前额叶和海马三个脑区在提取干预过程中的作用, 以及该领域研究的争议点, 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8.
父母教养及其对孩子的影响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而正念教养(mindful parenting)则是关注如何帮助父母进行有效教养。正念教养是将一般的正念应用于亲子互动中,指父母对孩子和教养行为的有意的、此时此刻的和不评判的注意和觉知。正念教养对父母自身、孩子和亲子关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者发展了两个正念教养的干预项目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这两个项目的干预效果。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加严谨的设计并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来评估正念教养的干预效果。正念教养的作用机制也是未来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随着工作记忆缺损与各类精神疾病的关联被逐渐阐明,研究者开始关注工作记忆训练能否作为干预手段应用在精神疾病领域中。当前,在对ADHD、精神分裂症、抑郁、焦虑、成瘾障碍和自闭症患者进行的工作记忆训练中发现了训练近迁移、远迁移以及临床症状缓解的相应证据,以及直接(通过提升工作记忆能力起效)和间接(通过提升其他关联能力起效)两条效益路径。此外,一个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有效训练范式应当就三个层面进行考察:训练的一般成分(即受训的核心加工过程),训练的疾病特异成分(例如情绪工作记忆训练);以及训练的辅助性成分(例如动机、策略、慢波睡眠等)。未来研究需要关注适用不同精神疾病的训练范式与程序,促进工作记忆训练的定制化,并且通过完善评估手段进一步澄清工作记忆训练在病患中的效益机制。  相似文献   
100.
刘星  张欣 《伦理学研究》2017,(4):121-125
伦理等价原则是神经伦理学中一个重要且唯一的伦理原则,为解决神经干预中最具争议的伦理问题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但它完全不必建基于延展心智论题,从而陷入理论争议的漩涡。认知与环境是相互作用和联系的,技术和环境都是负载价值的,这是伦理等价原则不断完善的重要理论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弱EPP Ⅲ,成了神经干预道德合理性分析的强而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