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方广锠 《法音》2007,(10):17-18
今年国家正式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决定对全国古籍及其保护情况作全面普查、建立珍贵古籍名录、加强古籍书库标准化建设、加强古籍修复、培养高水平古籍工作人才,使我国古籍得到全面保护。这一计划的启动,令人兴奋。这些年,国家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成果越来越多,这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2.
王小明 《法音》2007,(11):61-62
本刊讯10月30日下午,中韩祈祷世界和平法会、中韩友好寺院签字仪式暨《韩国天台宗圣典》发行仪式在北京灵光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北京灵光寺方丈常藏法师、韩国天台宗观门寺住持正  相似文献   
33.
古籍中自立涵义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6,38(6):916-923
在收集到的200部常见古籍中对“自立”一词进行检索,并对“自立”进行了概念分析。结果如下:①共检索到有“自立”一词的古籍98部;“自立”自春秋时起就广泛出现在各类典籍中。②古籍中对自立的使用主要是从个体自立、事物自立、针对它物与他人的自立以及国家自立四个方面进行的,每个方面又包括多种具体含义。③古籍中的自立人格特征可以分为主动性、道德性、独立性和其他四类。最后,对古籍中个体自立的实质、自立人格的结构以及本研究的优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①古籍中的个体自立是一个含义复杂、涉及范围宽的概念。自修与立身是个体自立的两个基本内容。自立既是一种人格特征也是一种人格塑造方法。②个体自立所包含的内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③强调道德因素与人际联结是自立与西方类似概念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34.
正2013年10月,《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2012)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至此,《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已出版10卷。《年鉴》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经济伦理学研究所编辑出版。《年鉴》编委会主任为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主编为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小  相似文献   
35.
In Chinese Academia,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volume has gained a great deal of applause, about which little more needs to be said here. As its name indicates, this entry in the series aims to reveal the fourth and the last stage of the history of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which covers the Hellenistic and Roman periods (about 800 years in total). Additionally, its appendix also serves a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foregoing volumes, which is quite helpful. This final volume is the end result of a marvelous academic project, which has lasted for 28 years. Prof. Wang Zisong is the Chief Editor of the whole project, and Prof. Chen Chun-fu is the executive editor of this volume. The new authors, who ar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is volume, include Prof. Bao and Prof. Zhang.  相似文献   
36.
蒋波 《管子学刊》2012,(4):109-112,118
姜太公,又称姜子牙、姜尚、吕尚、吕望、太公望、齐太公等,我国商末周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虽然记载姜太公生平事迹的相关史料并不多,但由于他彪炳史册的功绩,以及丰富的政治、军事思想,学界对其一直较为关注。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论著层出不穷,例如人物评传就有刘斌、徐树梓的《姜太公本传》(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焦安南、李建义的《姜太公传》(泰山出版社1998年)、姜国柱的《姜太公评传》(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韩玉德的《姜太公》(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等多部。  相似文献   
37.
有个发行环节的商人来我们出版社要我编辑的书,发行部的头儿要我过去介绍一下书的卖点。谁知我还没有说上几句话,那个年轻气盛的商人没搞清楚我是编辑,还以为我是发行科的人员呢,拿话堵我说:"像你这么糟糕的发行人员,还敢向我推销书啊!"一般人遇到这事可能会生气,可能会辩解,也可能更加卖力地宣传自己的书。我只是心里咯噔了一下,就马上想到策略,于是微笑着对那个小老板说:"是啊,人家说只有糟糕的发行员,没有糟糕的书。像你这么优秀的商人,一定知道如何宣传推销好这本书吧!"我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老板一高兴就拿起书,一页一页研  相似文献   
38.
心澄 《法音》2012,(8):38-43
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自两汉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外历代高僧大德锐志翻译佛教原典,精心研究,创建宗派,大力弘扬佛教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佛教典籍,源远流长,卷帙浩繁,对佛教传承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本文结合教内实际和参学过程中的见闻,就佛典的诠释、整理和保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感受和思考。一、佛典的传统翻译诠释方法及其现代语体的转换尝试  相似文献   
39.
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古籍是这种文化的承载,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不仅仅是佛教界的损失,更是全民族文化的损失。寺院作为佛教和佛教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承担着对古籍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佛教古籍在寺院古籍中占据主要部分。什么是佛教古籍?按照我国图书馆界目前通行的定义,主要是指书写或印  相似文献   
40.
BOOK REVIEWS     
Hao Changchi, Politics and Human Beings. Three Dimensions in Pre-Qin Political Philosophy,政治与人:先秦政治哲学的三个维度.. Beijing: Zhongguo Zhengfa Daxue Chubanshe, 2012, 337pp. ISBN: 9787562043959. Hao Changchi, a leading thinker on political philosophy, takes on a thorough research project exploring Pre-Qi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its enlightenment in this book, deviating from the usual route of emphasizing the separation of individual and public realms and centering only on freedom and equality. As the book's title suggests, the core issue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nature and political existence. Many people might define politics as an outcome of interest conflicts and negotiations, but this view overlooks the existence of concrete people. Hence, the author proposes a wholly new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al nature," which is supposed to embody an individual's moral and religious life. Thus, politics is envisaged as consisting of three dimensions, and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n Pre-Qin political philosophy. According to Hao, the earliest form of politics in ancient China was an entirety composed of heavenly will, universal love and benefit for the whole world, which shaped people into three dimensions (4). Later, the three dimensions were reduced to two, namely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when it comes to Confucian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