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天风》2010,(10):34-35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于9月18日上午,在会所举行了《刘良模先生纪念文集》首发式。《刘良模先生纪念文集》的编辑出版是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为纪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60周年献上的一份礼物。旨在以此纪念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爱国爱教的前辈,  相似文献   
312.
有明一代正、续《道藏》编修甫成,道教曾出现“中兴”局面。祖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相继领衔编修《道藏》,既综括各派道书,也使各道派凝合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其后未久,全真龙门派“中兴之祖”王常月公开传戒,开创出道门中兴局面。“中兴”的含义,不仅仅在于道教的文化精神重新激扬起来,而且还在于道教作为一种根源于社会生活的文化形式,经过理念的升华后重新走入生活,成为可资借鉴、可供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正是以公开传戒推动教务改革的真正含义。历史地看,编修《道藏》与道门中兴,似乎具有…  相似文献   
313.
《中国宗教》2004,(4):1-1
  相似文献   
314.
陈静 《中国哲学史》2003,(4):F003-F003
<中华道藏>修成了.这是一个大工程,5000余万字,49大册,历时7载,与者无数,载四海之共愿,凝八方之苦心,她终于修成了!  相似文献   
315.
初冬的武汉江城,虽稍显寒意,但到处还是绿色葱茏,一派生机。11月14日晚上,由中国道教协会和湖北省道教协会主办,香港蓬瀛仙馆、武汉长春观承办的“大道和韵,中华同乐”第九届道教音乐汇演在湖北剧院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316.
远渡重洋,来到多伦多,应邀访问加拿大,可谓因缘殊胜。在漫长的飞行途中,我不禁想到:在人类历史上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是那些具有舍身奉献精神的人,他们的人格和言行超越时空,光照汗青。法显大师、玄奘大师曾远涉重洋、策杖西行,为的是舍  相似文献   
317.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是对应人类文明新形态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我们可以从四个重要维度对其进行把握: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是人类伦理文明发展新形态中的当代中国形态;它要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伦理问题进行新探索;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生成;它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本质,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生成特征。  相似文献   
318.
《中国道教》2013,(2):4
<正>全国道教界的朋友们:在老子诞辰2584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并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道教是我国固有的传统宗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道教崇尚道法自然、齐同慈爱、贵生乐生、抱朴守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  相似文献   
319.
常正 《法音》2010,(3):9-9
<正>本刊讯3月11日上午,香港中华佛教文化院会长杨钊先生、潘宗光先生,主席张国良先生一行13人拜会了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传印会长、学诚副  相似文献   
320.
中华传统居宅伦理始终灌注着幸福生活的希冀和求索,或者说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构成了中华传统居宅伦理的价值始基和目的性追求。这一价值始基和目的性追求内涵了居有定所、居有所安、居有所乐等进阶或要素。就其逻辑次序而言:居有定所作为人的基本生理需要,是人生幸福的肇始;居有所安是对居所需求的进一步提升,这种"所安"理想既体现在物质层面的安全舒适,更体现在精神层面的安心无碍;居有所乐则围绕正确处理居所空间内部的血缘关系及外部的地缘关系,寻求借助居宅产生的家庭和乐以及精神攀越层面的发自内心的愉快体验。中华民族这种对居宅空间、对土地的眷恋深嵌于今天中国人对于"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和"居有所乐"的不懈追求中,是建构当代中国居宅伦理的重要资源和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