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医医术观主要包括:道术关系、医术地位、医术性质和医术评价等内容,这些医术观念,使得医术自始至终都受到生命的指引,处于道德的规约下,在医术面前,生命一直被视为"至重",促使医学实现了以生命为本的宗旨.面对当代"技术主体化"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中医文化的医术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2.
1 当代临床医学的特点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高度发展 ,导致了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改变 ,引发了现代医学与社会需求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临床常见病从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转变为各种慢性疾病为主 ,据报道美国社会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依次为 :关节炎、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精神病、肺气肿、精神发育迟缓、肢体麻痹、巴金森病、失明、多发性硬化、爱滋病。这些疾病若仅以生物医学模式防治 ,或依靠封闭式的医院 ,是难以减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1] 。当代的许多疾病依赖于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如基因诊断与治疗 ,肯定能给人类…  相似文献   
93.
创造性思维对于中医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在中医基础研究中过分依赖高新技术,或者不敢直面问题、遇到困难退缩将阻碍创造性思维.中医基础研究的创造性思维需要研究者在传统知识、现代知识、高新技术与仪器等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为使研究保持正确的方向,在研究中要处理好"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并以"和"的态度对待学术争论.  相似文献   
94.
关于中医心身内科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关于中医心身内科学的概念中医内科疾病传统上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两类。按照心身医学的疾病分类,人类疾病分为精神疾病、躯体疾病和心身疾病三类。中医内科疾病也可分为中医内科精神疾病,中医内科外感躯体疾病和中医内科心身疾病。中医学作为一级学科,中医内科学作为二级学科,中医心身内科学应作为三级学科,它的概念应是研究中医内科中的心身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其方法手段是中医的心身并治。2  关于中医心身内科学的基础研究中医心身内科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的“形神合一论”、“天人合一论”、…  相似文献   
95.
1 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感染—炎症—发热这一最古老的医学联系一般认为《伤寒论》及温病学说都是讨论外感热病的,尽管二者在学术上有激烈的争论,许多学者认为二者应当统一为中医外感热病学。二者统一结合起来可以包括了各种外邪侵入机体导致发热的所有疾病及其病理过程。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机体对感染(与)炎症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致病微生物的感染是病因,炎症(局部炎症反应与全身炎症反应)是病机、病理,发热是临床表现(症状)。除了感染之外,其他如创伤、肿瘤、变态反应等均可引起发热。但是无论是急性发热还是中长期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96.
保持中医特色,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从震耳欲聋到冷静思索可以说经历了悠悠岁月。人们企盼着中医现代化能够给中医学引发一次革命。但是仔细地思索一下,未来的医学是中医而不是西医的狂想,仅仅是一厢情愿。中医的“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认识论;“上知天文,中知人...  相似文献   
97.
病证同一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和西医是两大立体网络系统,虽各自有其发生发展过程,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同一,如同一病人中西医两种诊断,中西医病名证名,其概念的外延相交叉,相交部分呈现交融状态,即是二者同一的条件。就客观而言,两系统之交融状态是病证同一的前提,就认识而言,只有先认识病证同一,方能认识这二系统之交融同一。所谓病证同一,是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对西医疾病全过程本质认识,移植西医病名转化为中医的基本证,初步实现中医病证  相似文献   
98.
状态医学——中医学的现代概念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人体机能状态定义,以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说明中医学的本质是状态医学。人体机能状态正常与否的第一个感受者是自我,因此,症状是诊断状态的第一要素,体征是客观依据。由于人体机能状态并非各器官机能的简单加减,因此,现代医学的理化指标在诊断状态时,只供参考。状态医学的模式实质上就是现代中医学,其诊断依据、状态的评价与西医截然不同。在引入现代病因病理学说的基础上,状态医学是一个新的临床诊疗体系,其药学体系有如镜面,反映状态医学的各种特征。  相似文献   
99.
1中医现代化的结果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中医和西医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是一样的,即都是以人体结构和生命活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体健康的本质及由健康向疾病转变的规律,并实现预防和扭转这种转变。再看看中医现代化的途径或手段是什么,凡主张中医要变...  相似文献   
100.
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不断,但困惑也不少。在世纪之交,对中医现代化研究进行思索,既具有战略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1什么是中医现代化,它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定位,“现代化”在词典上的定义为“使其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中医现代化,也就是说让中医具有现代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