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医“调和”思想之学理源自《内经》,光大于仲景《金匮要略》,其精髓在于动态调整、趋于和谐,大略为未病之时重调摄、既病防变需调理、病瘥防复宜调养,在肝病证治中体现为调中焦和少阳。试图阐明这一思想的渊源、内涵和实际运用之道。  相似文献   
62.
关于中医研究视角之我见——兼与常存库教授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学是人类在各自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风格的医疗知识,在中医研究中如何认识中医的科学性一直是众多学者反复思考的问题.倘若从多元文化观和方法论的视角出发进行视域转换,以正确的思想方法审视中、西医的关系,我们就不会被囚禁于中医科学性的圩垸.这对于重申中医学当代价值,保证其健康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3.
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概念,提出中医药物中所含的成百上千种"不确定"、"干扰态"生物成分正是其拮抗善变病毒的优势所在,所谓以干扰态打破常态,以模糊应对变异,以"不测准"对付"测不准".此类中医实践以系统生物学思维见长,既"扶正"又"驱邪",尤以广谱"驱邪"为特色.总之,模糊医学有望成为中-西医学理念衔接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64.
中医在现代科学的祛魅过程中受到了严重冲击,并选择了"中医科学化"作为应对之策,后果并不理想.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角来看,中医理应选择返魅,发挥自己在整体观、有机论、和谐观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推动中医的创新与发展,需要放弃科学与中医的对立,认识到中医的独特价值,复兴中医在医惠关系上的优良传统,增强中医的自身实力.  相似文献   
65.
邱江  张庆林  李小平 《心理科学》2007,30(6):1356-1358,1350
选取条件概率(P(Q|P))由低到高的四个命题作为四卡问题中的检验规则,探讨了大学生被试对四张卡片的逻辑证明作用的推断能力及其对解决四卡问题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条件概率的命题之间正确选择P-Q的人数百分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命题的条件概率因素对四卡问题的正确解决没有影响。(2)逻辑分析过程对四卡问题的正确解决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因为被试不能从整体上思考四张卡片在命题检验中的逻辑作用的缘故。(3)一些被试即使在逻辑分析过程中表现出知道-Q卡片的证伪作用,仍然倾向于选择卡片Q而非-Q,这一现象再次证实了人类思维的非形式逻辑的一面。  相似文献   
66.
21世纪中医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什么是中医学?怎样发展中医学?医学究竟是干什么的?什么是医学的目的和本质功能?什么是医学的科学化和现代化?1 医学的现代化发展取向11 化学层次的医学观上升为生命层次的医学观卡逊(1962年)发表《寂静的春天》,揭示了以农药为代表的直接对抗和化肥为代表的直接补充,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危害作用。从农业而反思医学,人们发现,几十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合成药的化学疗法,带来了与药物有关的化学污染;人体不断受到化学物质的冲击,由此产生长期的不良后果。化学界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根本性,就在于仅仅从化学层次追求物质基础来看待医学…  相似文献   
67.
中医需要知识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知识创新的含义和意义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可见,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理性思维的成果;二是经验,操作技术的积累。知识来源的惟一途径是实践。实践按照毛泽东的分类有生产斗争、阶段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就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自己。在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经过概括和总结,相应地形成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知识创新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了新的认识和新的经验,通过反复确认后,系统化形成某一方面新的知识或者新的学术…  相似文献   
68.
中医学术本体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6月 8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室与《医学与哲学》编辑部共同举办了“关于中医学术本体”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和参加应届毕业论文答辩的硕士生与博士生 ,还有哈尔滨医科大学、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代表。本次研讨会上 ,主要是针对中医文化及中医科研现状、存在的困惑 ,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讨。1 文化形态 :科学与人文相纠缠科学包含于文化 ,但文化形态却不仅限于科学一种 ,因为人类文化涵概了科学的、非科学的乃至反科学的内容。客观地说 ,他们都是人类认识的成果 ,而且互相之间存在着复…  相似文献   
69.
参考系、证态概念体系与中西医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西医理论体系与参考系经典力学建立在绝对时空观的基础上。运动是绝对的 ,但是对运动的描述却具有相对性。要确定一个质点的位置 ,或者要描述一个质点的运动都必须选择一个或几个彼此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这些被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去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 ,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站在匀速行驶的车厢中的人 ,放手落下一个小球 ,车上的人看到小球垂直自由下落 ,地面上的人看小球呈抛物线运动。再如以地球为参考系人造卫星在一个近乎圆形的轨道上绕地球运动 ;而以太阳为参考系 ,卫星的…  相似文献   
70.
中医文化的二元结构是指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与其历史局限性的对立统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对立统一、排斥性与包容性的对立统一、稳定性与离散性的对立统一。这种二元结构对中医医院管理而言,即形成了明显的文化优势,也因某些积习而设置了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