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科学主义的尴尬与中医学的多向度发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近50年的中医现代化研究暴露了科学主义试图消解其他向度存在的独尊倾向,而经络实质研究、证客观化研究等方面的失败,宣告了科学主义并不是解决中医学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科学主义所遇到的这种尴尬局面表明,中医学应该有多种向度的发展,除了现代化研究这一模式之外,至少还应当有两种向度的存在,即原有形态的传统中医学体系应继续存在下去,传统中医学在技术上与西医学的结合应当受到鼓励。  相似文献   
12.
中医骨伤科手术疗法停滞的原因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为关公实行的“刮骨疗毒术”可谓有文字记载的中医骨伤科手术疗法。唐代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已对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有系统的论述。《诸病源候论》已记载了手术操作方法。《刘涓子鬼遗方》是中国第一部外伤科专著,较注重外伤性疾病的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3.
怀疑方法是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在中医的发展史中被历代医家所采用,中医学每一项重大的发现都与大胆怀疑分不开,要想使中医学得到长足发展,就有必要对经典中医理论提出大胆的怀疑。1 怀疑方法在中医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怀疑方法在中医的发展史中被历代医家所采用,汉代张仲景正是对《素问·热论》按日传经的怀疑,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传经不拘时日”的新思想;金元诸家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和现行的理论提出了怀疑,创立了各自理论特点的代表学派。刘完素对《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六气病机独缺燥邪提出怀疑,创造性地提出了“诸…  相似文献   
14.
德国著名汉学家文树德所著《黄帝内经素问——中国古代医学其籍中的自然、知识和意象》是一本向西方世界介绍《黄帝内经》基本观念和哲学思想的著作.研读这本著作的结构及内容,挖掘这一重要的文本语料,有助于《黄帝内经》文献和翻译的研究,进而促进中医文献和中医英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寻求中医药治疗的目的、体验、信念.采用目的抽样的办法,选取18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发现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选择中医药治疗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使身体尽快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复发转移等.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对中医的认识逐步提高.中医药的疗效主要体现在各种症状及客观指标的改善上,近期良好的治疗体验使患者对实现远期目标更具信心.  相似文献   
16.
循证医学——中医临床研究的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1 1 循证医学与辨证论治的相通性辨证论治至今仍是作为中医的临床特色之一在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 ,是中医临床的核心与准则。无论是脏腑辨证 ,八纲辨证 ,还是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等 ,都是以“证”为主线 ,去搜寻资料 ,探其本源 ,直到揭开疾病的本质。所以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就是其对临床征候 (证据 )搜集、分析、整理的过程。当然 ,中医的“证”与循证医学的证是有区别的 ,中医的证是宏观的、定性的 ,有时甚至是模糊的 ;而循证医学的证是“最好的、最可靠的证据”。但中医学上“证”的确立 ,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医…  相似文献   
17.
反思"中西医结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中医、西医的特点及缺陷1 1 中医的特点和缺陷。中医是在总结医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以整体综合的观察方法 ,在不干扰原有生理病理状态的情况下 ,借助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 ,探讨人体一般反应性问题 ,形成的高度概括的医学理论。它在整体上和原则上客观地反映生命运动的规律性 ,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对药物作用的认识 ,都充分体现了对立统一 (矛盾 )的整体观念。中医的最大长处 ,在于不是单纯着眼于病变局部或者只着眼于祛除病因 ,而是着眼于机体的整体治疗。疾病是由于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整体反应 ,通过“望、闻…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原则在疗效评判上的理论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也是中医诊疗体系的一大特点。与西医比较而言 ,在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这三种手段中 ,中医比较重视辨证论治。“证”是一个介于“病”与“症”之间的概念 ,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自医圣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确立了此原则后 ,二千多年来 ,历代名医均奉之为上法 ,遵之不移。实践也证明 ,“辨证论治”原则以其具体、灵活操作等优点的确在临床诊疗疾病中发挥出不可磨灭的作用 ,那些传颂千古的名医验案无不是以此为大法。在中医自身的理论体系中 ,此原则历经几千年…  相似文献   
19.
1 现代科学思维古代科学思维方式以直观猜测性、朴素整体性、模糊综合性为特色 ;其方法论特点是宏观思辩、以外揣内 ;其认识论特点是“天人合一” ,“形神合一”的大宇宙医学模式。现代科学思维并非扬弃古代科学思维 ,而是如何进一步发挥古代科学里的内涵 ,更新思维理念 ,古为今用 ,使中医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升华 ,辨证论治更加透明。1 1 系统综合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总和 ,而是大于部分之和。通过对事物“实体属性关系”的把握 ,使人们从整体性、相关性、结构功能性、层次性、有序性等方面深刻认识复杂的事物。1 2 动态开放性即把…  相似文献   
20.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因一奇特因缘来到崂山,其苦行和弘法事迹都为后人所乐道,特别是他对实证悟道心身感受的描述,弥足珍贵。悟道者在寂照身心光明流布全宇宙的同时,其亲证心脏部位之心性光明显发,即所谓脉解心开,是一个佛教成就者必须具备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