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组方配伍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中医之所以能对各种不同的疾病进行治疗而有效验,是与方剂之不同配伍,灵活运用分不开的。组方之妙,妙在其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方剂组成除应遵守一般原则外,还应注意处理好以下既对立又统一的五个辩证关系。一  相似文献   
222.
现代中医研究,如《现代中医肿瘤学》;《肿瘤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临床中医肿瘤学》等著作中,都把肝癌归入“肥气”、“伏梁”、“痞气”、“肝胀”、“肝壅”、“臌胀”、“癥瘕”、“胁痛”等疾病的范畴,这反映了现代医家对肝癌与古代中医疾病之间关系的一种界定。  相似文献   
223.
针对告别中医中药风潮,提出既然以“科学”的旗号,首先,立论就应恪守科学精神,尊重客观事实,注重历史地考察问题,讲究哲学思考,而不可不顾事实与历史背景,随意编造;也不可削足适履,以“物理科学”观,规范所有的科学学科。并就医学与物理科学的关系做了分析。认为:以科学的名义围剿中医学,命题本身就是错的。  相似文献   
224.
张功耀研究古代科技史时,曲解了原文。“先前阔”是阿Q“自我胜利法”,不是前人的研究心态;“处阴息影”是嘲笑病态患者,更不能比为研究者;“圣教同源”与“关门见喜”也是他误解古人和民族虚无思想的充分表露。  相似文献   
225.
系统生物医学与中医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与辨证施治的临床实践与系统生物学追求的整体论和系统论不谋而合,两者相结合而产生的生物系统医学体现了我国学者在医学研究中的创新之路,其中代谢组学的研究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开辟了新的方向。第一届系统生物医学上海论坛——代谢组学与中医药国际化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传统医学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26.
是针对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一文的序言部分所作的辩驳性文章。是以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为背景,对照观察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分析“废除中医”的思想对中医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7.
以“传统中医理论如何变革”为中医务虚研究的核心问题,并从思维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解决这一非明确限定性问题的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应理解中医理论的存在有双重意义,故应有两种问题表征;在产生解决办法阶段提议可借鉴西方心理学的流派发展倾向来认知中医变革的方法倾向,后又强调了语言形式对中医理论思维的重要影响,指出应当以语言学知识和临床实际去重建中医学术语言的“语义场”,参照信息加工理论,努力减少“编码”失误;在问题解决的评定阶段,强调由于评定本身就比较困难,所以在应对反馈意见时应坚持革新的信念,及时校正算子。  相似文献   
228.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而建立起来的,并不等同于传统中医学.应通过加强中医文献整理研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让中医自己解释中医,这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29.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精髓.无证可辨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医者辨证方法和技能有关,另一方面确实存在无证可辨的现象.为提高辨证水平,医者既要重视病性特点、病因、六经病辨证特色;也要积极引入中医"病"的概念和微观辨证,因为中医辨病在特定情况下可弥补辨证的不足,而微观辨证的深入研究则可能为无证可辨提供客观依据.为此,才可在实践中正确处理无证可辨的尴尬,并使中医诊断学内容臻备.  相似文献   
230.
以"传统中医理论如何变革"为中医务虚研究的核心问题,并从思维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解决这一非明确限定性问题的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应理解中医理论的存在有双重意义,故应有两种问题表征;在产生解决办法阶段提议可借鉴西方心理学的流派发展倾向来认知中医变革的方法倾向,后又强调了语言形式对中医理论思维的重要影响,指出应当以语言学知识和临床实际去重建中医学术语言的"语义场",参照信息加工理论,努力减少"编码"失误;在问题解决的评定阶段,强调由于评定本身就比较困难,所以在应对反馈意见时应坚持革新的信念,及时校正算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