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0篇
  8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中国天主教》2007,(4):20-22
尊敬的傅铁山主教蒙主宠召后,全国各地天主教两会、教区的神长教友深表悲痛,纷纷发来唁电、唁函表示沉痛的哀悼。截止5月8日,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收到唁电、唁函共计171件,其中有  相似文献   
152.
江湖艺人魏立德有一个绝活:双脚踩在4枚鸡蛋上手劈大理石。他这招一经在湖南电视台表演后立即引起轰动。他说自己能如此是因为自己会硬功和轻功。  相似文献   
153.
我国居民每年拥有115天法定假日,休闲时间约占全年的二三分之一。如何正确利用日益增加的休闲时间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是我们每个人都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4.
刘敏  孟晋 《社会心理科学》2003,18(4):83-86,142
目的,根据国内外工作效能感评价理论模型的结构,拟定出工作效能感初测问卷的题项。方法,经过初测后按标准在部分大企业中抽取被试,并使用工作效能感初测问卷进行测试,并作信、效度检验。定型问卷分为个人感知的集体工作效能感产出与变革效能感、对成员的支持的评价、协调与沟通效能感和对成员效能的评价四个纬度。结论,自编的个人感知的集体工作效能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企业集体效能感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5.
一哲 《思维与智慧》2007,(11):24-25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15岁那年,随父母搬到马赛居住。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性格内向的希拉克觉得很孤独。上学放学他都是一个人,不是没人愿意和他一块,而是,他不愿意。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愉快地向他发出邀请,他都无动于衷。伙伴们放学后一起做游戏,邀他参加,他不肯,邀他踢足球,他说不会。回到家里,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看小伙伴们玩得生龙活虎,心里又十分羡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6.
张丽红 《天风》2002,(2):42-42
我所在的教堂,位于黄河南岸的郎山脚下,这是一个可容纳几百个人的乡村教堂,四周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在这里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默默地耕耘着,他就是我们教堂的老传道——翟玉宝弟兄,我们都尊敬地称他翟先生。说起瞿先生,我们教会的弟兄姊妹都很熟悉,哪个村起了纷争,哪个村渗入了异端,哪个姊妹病了……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在教堂建堂的那些日日夜夜,他更是身先士卒,吃住都在教会。为此,儿女提出了抗议,老伴发起了怨言,让别人捎信告诉他:反正他心里已没有了家,以后不用再回家了,在教会里生活好了。他听了一笑置之。教堂如期竣工了,可翟先生却瘦了一圈。从资金的筹措,到运料、到施工方方面面都凝聚了他多少的心血啊!  相似文献   
157.
他爱好写作,喜欢安静,有点书生气,结婚后还一直不知道挣钱养家。  相似文献   
158.
海龙 《思维与智慧》2010,(11):63-63
生命中总有一些来来往往的人,就像我们走路时马路上的那些过客,有与我们背道而行的,也有与我们走向同一个方向的。  相似文献   
159.
浏览雪泥先生的博客,看到他书写的“心无累”三个字,并附有“心无累,此境余心向往之……”深有同感。和朋友相聚,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大概就是“累,太累了”。真的有那么累吗?为什么这么累?  相似文献   
160.
为什么要有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要有道德"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分为社会为什么要有道德和个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后面一个问题原来是无解的.这样,与其追问有道德的目的不如探究有道德的原因,以及有道德的后果,这些都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道德教育和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