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6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刘军 《中国宗教》2021,(2):46-47
雍和宫是清朝的皇家寺院,由于地处京畿的先天优势和皇家寺院的特殊身份,其建筑上悬挂使用的匾额,具有数量多、种类丰富、形制规格高等鲜明特征,是佛学理念、文学理念、书法艺术、装饰艺术等的完美结合.从佛教中国化的角度来看,雍和宫的匾额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是佛教中国化在寺院建筑方面的体现与成果,是清代佛教中国化进程和样貌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释教歌”是佛教与和歌的完美结合,它以和歌的形式诠释佛教教义的底蕴,赋予以歌咏男欢女爱为主的传统和歌以新的活力。日本的平安时代出家隐遁蔚成风气,以佛教大昌为背景的“释教歌”是这一时代和歌歌坛的一朵奇葩。强烈的佛教信仰与高超的和歌技巧相结合,使出家隐遁歌人成为释教歌创作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罗伯特·舒曼的浪漫主义作品《蝴蝶》创造性地采用12个短小、精致的标题音乐的自由形式,在结构和内容上打破了古典主义时期的奏鸣曲、交响曲的惯例,开创了全新的钢琴套曲形式。舒曼的这种不用常规方式命题的手法正是他不同于其他作曲家的表现,也是其创作结构自由的一大体现。这一大标题的意义并不是乐曲性质的说明,而是把听众带到一个浪漫的意境中,让他们自由幻想。  相似文献   
14.
杜书瀛小传     
杜书瀛(笔名田中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编委.当代文艺理论家.山东省宁津县人,汉族.1938年7月19日出生于抗日干部家庭.父亲杜子甫在抗战时期曾任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兼第一军分区政委,1942年6月19日在与日寇作战中壮烈牺牲.父亲去世后,杜书瀛跟随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的母亲,在颠簸中读小学.  相似文献   
15.
文学阅读不但能提高读者的文学修养, 还能影响其心理状态。然而, 文学阅读经验是否一定能提高读者的心理理论仍然存有争议。近年来有关文学阅读与心理理论关系的实验性探讨不断增加。鉴于此, 作者从文本体裁、测量手段和个体差异角度分析了争议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 归纳了文学阅读影响心理理论的潜在机制, 即镜像神经系统和默认网络很可能是文学阅读促进心理理论提高的重要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16.
医学与文学的传统及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医学与文学关系的文章习惯以阿波罗开头。文学与医学直到最近才成为医学人文学里的一个新的学术分支 ,但文学与医学的关系至少可追溯到古希腊。本文中 ,我将讨论如何看待医学与文学关系的四种传统方式 :其一 ,疾病的形象 (images) ,即文学中患病、苦难和死亡的主题 ;其二 ,治疗者的形象 ;其三 ,医生—诗人或医生—作家类型 ;其四 ,文学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然后 ,我将简要讨论文学在今日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并提供一个思辨性的结论。1 传统1 1 患病、苦难和死亡的主题与医学一样 ,文学关涉患病、苦难和死亡这些与人类同样古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周易》对欧阳修文学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既是文学家又是易学家的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其文学观念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周易》这部古老、奇特、意蕴丰富的儒家经典的影响。本文就欧阳修文学观念中的“文道关系”论、“简易为文”说、“穷而后工”说等方面所受到《周易》的影响进行考辨与论述。  相似文献   
18.
王晓华 《管子学刊》2007,(4):99-102
人与自然关系是文学表现的重要母题。透过文学的发展,可以窥视出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推动下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本文意在通过中西文学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过程,并在历史的视野中审视生态批判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齐鲁文化既是一个独立于其他文化体系的统一的文化整体,同时又是相对独立,具有各自特点的文化分支。齐、鲁文化既作为一个整体作用于整个山东文学的创作,同时又以各自的文化特征影响并形成了山东文学的两种审美风格:一种注重现实主义,一种倾向浪漫主义;一种倾向主流道德评判,一种更注重民间伦理;一种深沉厚重。一种轻灵飘逸。但由于长期以来齐鲁文化体系中鲁文化的主体地位及其影响,山东文学一直呈现出道德意识感强,深沉厚重有余而轻灵飘逸不足的特点。只有在创作中更加充分地发挥齐文化的影响力,实现齐、鲁文化的优势互补,才能令如今的山东文学摆脱滞重的发展格局,走向和谐良性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文人吃趣     
古今中外不少文人,面对佳肴美味、粗茶薄酒,抑或进餐时突发的变故,常能机智地"幽"上一"默",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论诗作联,也常常互相取笑,从中得到极大乐趣。佛印虽是出家人,却不避荤食。一天,他炖了四条小鱼,正要吃,抬头一看,苏东坡进了寺门。他心想:早不来,晚不来,一吃鱼他倒来了,先不给他吃。佛印急中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