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周敦颐对《易》进行了心性论的创造性解读,将它由“《五经》之源”进一步实质性定位为“性命之源”,实现了易学天人之学的心性论转向.借实现了此一转向的易学之视域,他成功进行了其理学体系的建构,有力引领、促成了儒学的整体心性论转向,正式拉开了理学思潮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2.
生态美学是一门生态学与美学有机结合的崭新的交叉学科。生态美学一方面是要引导人们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则是引导人们贴近自然生态,留存生态之美,并进行生态审美。虽然生态美学在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才被我国学者正式提出,但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存在着很多朴质的生态美学思想,并与现代生态美学理论一脉相承。其中,风水学著作蕴含着大量的生态美学智慧,但长期以来又被人们所忽视。本文试图从我国古代风水学著作——《葬书》中,剥去迷信的成分,发掘其生态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3.
杨时易学思想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时主要继承了二程的易学思想,注重从义理释<易>,同时也认同画前元有易,推崇先天学,融义理、象教为一炉.然而,杨时的易学旨趣却在于用易,不流于空谈易理.他主张反身而诚,学<易>必须心通的为学之方.由于受到当时学术背景和社会政冶的影响,杨时的易学思想理论建构并未超出前人范畴,但其易学思想在易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4.
该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2005—2009年《心理学报》与《心理科学》的载文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了两种期刊载文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载文体裁和作者特征等方面的数据信息。结果发现:基础领域是两种期刊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在应用领域方面两种期刊侧重点不同;两种期刊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是一致的,即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数据的搜集则主要靠测评法;两种期刊在心理学研究者的地区分布中都出现了明显的地区优势,优势地区与核心作者群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5.
丹溪医学是在继承《内经》,吸收了刘、李、张之学的基础上,融合了理学的太极之理和道德修养思想而形成的。丹溪所参之太极之理,即太极动静之理。太极动静之理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丹溪医学的宇宙论、疾病发生论和养德养生论中。  相似文献   
196.
本文以当代生态哲学的道德共同体为切入点来分析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仁的演变过程及其生态意义,从当代生态哲学的角度给予了新的确证(justifications)。儒家的道德共同体以仁为核心或纽带,其范围包括天地万物。仁的基本含义是爱,孟子把仁推广到爱物,董仲舒提出爱民,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郑玄提出仁为爱人以及物。至宋明时期,理学家明确地把仁提升为全德之名,又把天地的生生德性作为天地之仁、天地生物之心。仁作为生生之德,成为宇宙的合目的性。理学家又说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为心,这样,天地的生生之德、仁、人心就被统一起来,仁从而获得了贯通人与天地万物的本体意义。仁还是一种感通的道德情感,大程、阳明等主张通过感通与恻隐更为主动地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些解释既有丰富的生态功夫论的内涵,也有丰富的生态境界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7.
为应对佛、老的高妙一直以来对于士大夫人心的征服的困境,儒学到宋代道学那里终于也提出一套心性之学来与之对抗,以重新挽回士人之心。道学在对抗佛老而大讲心性时,却也未必自觉意识到自己也变得有玄虚化的一面,以至悬空,变得无可把捉,荡而不返,从而也就很难区分于佛、老,这就成为了新  相似文献   
198.
细微之美     
细微之处,最易忽略,也最易遗失。然而,细微之处,看住眼中,便是风景;握在手心,便是花朵,拥在怀里,便是阳光。细微之处,透露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在熟视无睹的细微之处,往往饱含着文明的底蕴,  相似文献   
199.
儒家礼学以"和"为根本精神,"和"分别体现在礼学的本体与功用两个方面,两者应该一体一用,相互贯通,前者是后者的本体支撑,后者则是前者的自然呈现,因而"知和而和"。但是,"和"在以用显体的历史过程之中,往往将作为历史存在的礼仪规范绝对化而遗忘了礼学本体的根本指向性,故而倡导"和"的本体论意义,以此展现儒家礼学的内在批判性。  相似文献   
200.
现象学既已对形而上存在进行还原,便不应与唯识学中作为形而上存在的阿赖耶识有可比性,但这是一般观点。实质上,阿赖耶识呈现二维性,既有与意识相关的意向性存在,也有涅槃自在的出世间。前者可与现象学的纯粹意识立场相应,后者可与现象学本质真理的恒常性相应。现象学与唯识学均存在相互抵牾的二维向度,在唯识学中是通过遮诠或默然来消解,而现象学对此的化解似乎伴有体系解构之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