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产品逐渐丰富和技术日渐趋同的今天,产品仅仅依靠价格与技术已经不足以在市场上取胜。在保证物质需求的前提下,消费者正在提出越来越多的非物质需求(情感需求),而这种情感需求人们可以通过品牌来获得。一个品牌不仅是产品的标志,更是产品质量、性能、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凝聚着企业的管理模式、市场信誉、企业精神等诸多文化内涵。产品设计通过形态符号向消费者传递品牌基本信息;通过时代符号、时尚元素在产品中的融入,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取向,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有一种对自身的认同与满足;通过文化符号的传达,体现品牌的历史性和厚重感。  相似文献   
122.
甘泉  佐斌  孙山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062-1067
心理学家对幸福感的研究已有丰富的成果, 但是对不幸福感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不幸福感的研究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探究幸福感。本文对不幸福感的概念、不幸福感与幸福感关系以及不幸福感的模型进行介绍。Uchida和Kitayama提出了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 认为不幸福感包括两个维度:即时享乐体验/应对行为, 认知评价/情感或动机的卷入。他们发现这两个维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3.
程真波  黄宇霞 《心理科学》2013,36(4):822-826
为探究面孔-词Stroop范式中的情绪冲突效应,本实验给被试呈现两种时长(150ms或1500ms)的刺激,令其分别完成对面孔-词Stroop范式中的“面孔任务”和“词任务”。结果发现:只有“面孔任务”中出现Stroop效应,产生情绪冲突,而在“词任务”中未出现Stroop效应;当呈现时间为150ms时,情绪词影响情绪面孔加工从而引发个体的情绪冲突,出现Stroop效应;当呈现时间为1500ms时,“面孔任务”中的Stroop效应消失。这提示了呈现时间是影响面孔-词Stroop范式中情绪冲突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4.
张全成  刘阳 《心理学报》2014,46(11):1639-1648
研究使用图形面积判断任务取代典型的双属性决策框架, 考察了不同信息加工模式和信息呈现方式对吸引效应的影响。实验1比较了不同信息加工模式对吸引效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 当被试以直觉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行面积比较判断时, 吸引效应不显著, 而以分析的信息加工方式判断时吸引效应明显存在, 后者效应强度显著大于前者。实验2通过调整图形排列顺序, 比较了刺激材料呈现方式对吸引效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被试以直觉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行判断时吸引效应依然存在, 但其表现要受信息呈现方式影响, 相对于将目标图形放置于诱引图形和竞争图形之间, 将诱引图形放置于目标图形和竞争图形之间而成为判断背景时, 吸引效应强度更大。研究提出了吸引效应形成的两阶段理论, 认为吸引效应产生的根源同时来自直觉的和分析的两个信息加工阶段, 研究也证实信息呈现方式对被试信息加工方式造成较大影响, 进而影响吸引效应强度。  相似文献   
125.
陈广耀  张维  陈庆  赵雪汝  何先友 《心理学报》2014,46(10):1426-1441
探讨类别型状态不确定独立否定句(如“裙子不是蓝色的”)的动态表征过程。实验1和实验2分别仅给被试提供“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 (红色裙子)和“含有否定标签的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 (含有否定标签的蓝色裙子); 实验3同时提供以上两种选项。结果发现:3个实验中被试在早期均对“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注视概率更高, 在晚期阶段, 实验1仅对“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 注视概率更高, 实验2和实验3均仅对“含有否定标签的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注视概率更高, 并且选择为事件的最终状态; 实验4的评定结果表明, 当被试有充裕时间完成任务时, 37名评定者中有30名选择“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为事件的最终状态。4个实验的结果为锚激活与限制满足模型和抑制假设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126.
本研究采用班级戏剧和同伴提名对初中一年级766名学生进行了3年的追踪研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考察同伴排斥、同伴侵害和不爱社交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表明:(1)不爱社交、同伴排斥和同伴侵害都表现出较高程度的稳定性;(2)早期同伴排斥可以预测随后的同伴侵害,早期同伴侵害也可以预测随后的同伴排斥,但这两种作用模式都受到性别的调节;(3)从总体上来说,早期同伴侵害影响个体随后的不爱社交倾向,但这种关系模式受到性别的调节。对女生来说,初一的同伴侵害影响初二的不爱社交;对男生来说,早期同伴侵害对随后的不爱社交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伴侵害不仅对同伴排斥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可能导致女生对社会交往变得越来越冷漠,对人际关系产生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27.
人们常常发现自己对某一情景有些熟悉, 但又想不起以前有关的经历。对这种熟悉感的理论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熟悉感来自一种较弱的记忆形式, 与有回忆情况下的再认属于同一加工过程(single-process models, SPM)。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熟悉感来自一种基于熟悉性的再认, 与基于回想的再认相互独立(dual-process theories, DPT)。在实验室, 评估熟悉性与回想是否相互独立的基本方法是寻找两者分离的证据。本文尝试梳理无线索回忆再认(recognition without cued recall, RWCR)范式的研究, 结果显示:熟悉性对某种特殊的概念加工和整体特征的知觉加工要比回想更加敏感, 并没有支持SPM关于回想和熟悉性各自对意义加工和局部特征的知觉加工更加敏感的推断。而且RWCR研究还观测到熟悉性与回想在行为和神经成像方面的实验性分离, 支持了DPT关于熟悉性与回想相互独立的推断。最后, 本文从熟悉性的深层机制和中英文材料对RWCR的不同影响出发, 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8.
为考察阅读范文是否能够提高三年级小学生记叙文写作的成绩,在建立低年级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选择1篇完整范文并设计8篇不同类型的不完整范文,选取300名三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阅读完整范文和联结内容式、补充中间式、补充开头式、补充结尾式等不完整范文能够明显提高小学生记叙文写作结构分项的成绩,阅读其他4种类型的不完整范文作用不明显。(2)阅读完整的和8种不完整范文均能明显提高小学生在记叙文写作内容分项的成绩。(3)除了补充开头式、补充中间和结尾式两种不完整范文之外,阅读其他7种范文均能明显提高作文词句分项的成绩。(4)阅读范文对避免写作中出现错别字、错用标点符号和病句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9.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违背人际相互尊重的原则, 为组织环境带来广泛的慢性危害, 但由于其表现形式温和、伤害意图不明显, 因而长期被人们所忽视。近年来, 和谐的工作环境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回顾国外研究, 对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概念界定、测量工具、前因变量和影响结果进行了系统梳理, 在此基础上总结对制度设计和选拔培训的管理启示, 并提出测量本土化、机制情境化、层次群体化、视角动态化等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0.
李巧  刘凤军 《心理学报》2018,50(3):349-357
本文基于关联习得理论, 探讨了模糊产品展示对产品态度的影响。结合4个实验的结果, 发现模糊产品展示对产品态度的影响呈现倒U型。相比于低模糊度的产品展示, 中等模糊度的产品展示能够激发更高水平的柔软度感知, 进而提升产品质量评价, 最终导致产品态度更积极。但过高模糊度的产品展示会激发消费者强烈的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对产品态度的消极影响会抵消掉柔软度感知的积极影响, 最终导致产品态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