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马王堆帛书《周易》在文字内容上有若干与今本相异之处,有些且很重要。如“火水相射”一句,无论就句序或文字上与今本的差异,皆所关至巨,非可等闲视之,必须认真考辨。但由此帛书之例亦提醒人们,在使用古代出土文献时,一定不能盲从,以为必胜于今本,更不宜据之作不适当的引论发挥。应审慎地考校勘核,以择善求是为依归。  相似文献   
122.
林革 《天风》2015,(4):9
科恩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有一次,他在阅读《约翰福音》21章时,看到了这样的内容:"耶稣对他们说:‘把刚才打的鱼拿几条来。’西门彼得就去,把网拉到岸上,那网满了大鱼,共一百五十三条。"颇具数学眼光的科恩立刻对153这个数字产生了兴趣。他发现153不仅是3的倍数,而且将153各个数字的立方相加,结果竟然还是153,即1~3+5~3+3~3=1+125+27=153。  相似文献   
123.
124.
从现代心身、行为医学的角度看,佛教关于身心世界的基本理论,完全可以看作身心、行为医学哲学理论;佛教医学关于疾病的病因、病相、对治、养生保健,乃至佛教的入正道、三学、六度等修持之道,起码也可看作心身疗法的最佳体系。  相似文献   
125.
《中国道教》1994,(4):12-12
中国道教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于1994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全国人民欢庆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的时刻召开的,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6.
无我思想是佛教区别于别教的核心主张,无论大乘、小乘理应都不违背。而四相(四见)是对“我”的四种妄执,与无我思想相牴牾。然而,鸠摩罗什所译《金刚经》的一句经文,却明言小乘信仰者执著于四相。在《金刚经》的六大汉译本中(1),只有罗什译本与义净译本如此翻译,其余四个译本则将小乘信仰者与执著四相者并列,而现存梵本也支持这四种译法。那么,出现这种差异到底是因为翻译不同,还是因为彼此所据梵本不同?有无可能存在一种与什译吻合、直指小乘人执著四相的梵本?本文尝试从《金刚经》现世时的印度社会思想状况及佛教自身的处境出发,来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笔者认为,无论这种梵本是否存在,当时的印度大乘佛教都具有破外斥小、标立自宗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27.
广东天主教界把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福传工作中的一件大事,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深入领会会议精神。会议召开后,广东省天主教"两会"全体工作人员带头学习会议有关精神并立即通知号召各教区开展学习贯彻活动。天主教汕头教区在黄炳章主教的主持下,组织  相似文献   
128.
张培 《世界哲学》2009,(4):92-100
本文以诠释本质和实有之关系为契机,从其古希腊哲学源头考察出发,将制作概念把握为联系海德格尔思想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通过海德格尔自身对此问题的解读,最终使得想象、时间和制作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也使得本质和实有之关系获得了澄清。  相似文献   
129.
130.
主持寄语 从来在家而学佛之人,依我看似有两途:一是由烦恼中学,一是从慈悲上学——请注意,这里并非谈学佛修行次第,而只是说的最简单最表象的某种现实情景:前一种人始终紧捏着功利的追求在手上,虽然也发心,也行善(这当然已很不错了),但终因境界不高,其烦恼也就始终如影相随,紧跟着他心中那一点功利——可以概括为“观音有相,而慈悲无相”。后一种学佛之法,正如本文作者所表述的真正属于观音才有的那种精神——“法身无相,慈悲为相”,与前一种情况正好相反,是一种没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