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糖值与胰岛素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我们回顾性分析65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血糖明显升高组(血糖值〉11.0mmol/L)、血糖轻度升高组(血糖7.0mmol/L-11.0mmol/L)和血糖正常组(血糖值〈7.0mmol/L),比较各组在胰岛素治疗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血糖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病情越重,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几率越高,强化胰岛素治疗效果越不理想;且血糖值越高,预后越差。有研究表明血糖增高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组织神经功能受损后应激反应的结果,血糖增高可作为病情加重及预后的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采用阈下情感启动范式, 研究威胁信息启动效应及其特质焦虑的调节作用,旨在揭示焦虑非自主闯入性特点形成的机制。实验在随机的三种条件下(阈上/阈下/基线)给38名被试呈现两种目标词(威胁词和中性词),其中基线条件不呈现目标词;之后要求被试在回避目标词的条件下完成组词任务,结果:(1)无论是中性词还是威胁词,被试阈下条件下目标词的击中率显著高于基线条件;(2)特质焦虑对阈下启动效应起着调节作用:高焦虑组被试威胁词的启动效应显著高于中性词,低焦虑组被试中性词的启动效应显著高于威胁词。结论:阈下启动效应显著,高特质焦虑组个体对威胁信息的无意识加工会增强对威胁信息的意识加工,产生闯入性想法,导致焦虑非自主闯入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3.
金翊翔  罗跃嘉 《心理学报》2011,43(7):739-748
纯粹接触效应指刺激的重复呈现能增加个体对该刺激的喜好。该研究考察中性和负性情绪的非新异刺激能否产生纯粹接触效应。首先评定挑选出本身不使人产生偏好倾向的中性和负性词对。实验一、二分别以所选中性词和负性词为材料, 每个词阈下呈现6次或1次, 后进行偏好判断和再认判断。结果发现, 对多次接触的中性词,偏好分数显著高于随机水平, 再认成绩与随机水平无显著差异; 对多次接触的负性词, 偏好分数和再认成绩均与随机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 在阈下呈现的条件下, 中性的非新异刺激能产生经典纯粹接触效应, 而负性非新异刺激则无此种效应。负性情绪材料纯粹接触效应的这一特异性可用加工水平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104.
下腰痛诊治过程中的临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腰痛是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方法虽多,但并无特效疗法。因此,下腰痛的诊治比较棘手。本文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8年12月因下腰痛住院的936例患者的诊治过程,探讨如何在科学的临床思维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提高下腰痛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临床心理学家们越来越关注阈下抑郁对重性抑郁症的预测作用.阁下抑郁虽然没有达到诊断标准的阈值,但是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会降低这些人的生活质量,增加患抑郁症的危险.从阈下抑郁的定义及发病率、对阈下抑郁的评估、与重性抑郁症和其它精神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做一综述,并对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6.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影响妇女健康的常见病,针对其发病的诱因,预防PID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加强性教育,减少性传播疾病;(2)积极做好妇女的卫生保健指导工作;(3)重视筛查、早期诊断及一次性根治下生殖道感染;(4)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避免医源性感染;(5)持续正确选择避孕措施;(6)避免阴道冲洗.此外,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不会增加PID的风险;口服避孕药对PID无明显预防作用,而仅仅与减轻其严重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07.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提高其总体疗效的有效途径是早期诊断和治疗.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早期大肠癌的有效方法.针对两者的优缺点,本文利用比较治疗学相关原理和方法,从其适应证、疗效、并发症及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以获得启示,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8.
阈上和阈下不同情绪线索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检验返回抑制是否受线索生物学意义的调节, 分别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以阈上和阈下不同情绪效价(高兴、生气和中性)的面孔为外源性线索, 变化同时提示位置的多寡, 要求被试对靶子尽可能快而准地作探测反应。实验一发现, 三种线索情况下均出现返回抑制且效应量无显著差异; 实验二发现, 线索为中性面孔时出现返回抑制, 线索为高兴和生气面孔时未出现返回抑制。说明返回抑制受线索生物学意义的调节。阈下线索的生物学意义(情绪效价)能得到自动加工, 从而影响空间注意的转移和返回抑制机制的功用; 阈上线索的情绪效价被清晰感知时, 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机制使线索的生物学意义被忽略, 从而阻碍情绪效价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9.
关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检验”伴随着临床化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分子诊断学等学科的发展,进一步走向深化与细化。然而检验与临床之间隔阂愈演愈烈的现状,显示出还原论指导思想下的“医学检验”模式将难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进而向着以系统论为哲学指导思想的“检验医学”模式的转变,其间正经历着一场由还原论到系统论、再实现还原论与系统论辩证统一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0.
阈下情绪STROOP效应发展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重清  杨丽珠  刘颖 《心理学报》2007,39(2):242-248
随机选取5,6,7岁儿童和成人被试共163名完成阈下情绪STROOP实验,以揭示情绪-认知动态发展关系。结果发现阈下情绪STROOP效应表现出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弱以至消失的趋势:5岁儿童在哭表情图片条件下颜色命名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表情图片条件,6岁、7岁儿童在笑表情图片条件下对颜色命名错误率显著高于中性表情图片条件,成人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情绪STROOP效应。因此得出结论,个体情绪STROOP效应大小可以反映其情绪控制能力的高低;积极和消极情绪引起的情绪STROOP效应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心理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