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靳环宇 《学海》2005,(3):173-176
民间慈善组织是建构中国近代市民社会形态(亦可谓之公共领域)和话语系统的基本路径,而非是遵循思想史与概念的思辨演绎.而许纪霖先生以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个别人物的思想为中心依据,得出中国的公共领域出现在甲午战后的戊戌维新时期的看法,似显过于简略而难有说服力.其实,早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全国性的民间慈善组织、经济组织,代表这些新兴组织的新兴阶层及其思想家,以及反映社会民意的现代传媒等等,它们是三位一体的,共同营造出了近代中国的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所以,中国的公共领域的出现早于许纪霖先生的推断.  相似文献   
152.
鲲鹏 《中国道教》2003,(2):50-51
上海城隍庙是上海地区著名的道教宫观,在上海地区道教信徒中有重要的影响。上海城隍庙自1995年1月31日恢复开放以来,在各界信徒的热心支持下,完成了宫观的重建工作。上海城隍庙的教职人员在宫观已经修复,宫观经济条件改善了的情况下,更多的考虑是道教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道教宫观作为社区的一分子,应该怎样为社区稳定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问题。上海城隍庙在恢复开放以来的这几年,积极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热心参与自己所属社区的“帮困扶贫”项目,热心支持祖国的教育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各项慈善事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社区…  相似文献   
153.
士心 《天风》2004,(5):14-15
上海市基督教八届二次全委会于2004年4月15日上午在上海市基督教两会举行,60余位市两会委员怀着感恩和代祷的心情,济济一堂,共商教会大事。上海市基督教两会咨询委员会主席沈德溶同工应邀参加会议并讲话。2003年,上海市基督教两会在“抓紧思想教育,搞好队伍建设;加强民主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大力培养人才,提升教牧素质;深入基层两会,  相似文献   
154.
卢兴  赵中国 《哲学动态》2008,(3):102-103
2007年11月23~25日,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南开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综合创新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走向"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南开大学师生共百余人围绕会议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5.
上海因中国在世界得名,而上海的佘山则以其特有的基督宗教特性及人文景观在中国得名。在国人的眼中,佘山是展现宗教文化特征的胜景之地。在我们神职信众的心中,余山是洁净的圣地。"满被圣宠者"的中华余山圣母无时不刻地在护佑着我们中国圣教会。  相似文献   
156.
本研究通过上海市的461名小学教师,对小学校长的建立结构和关心体谅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小学校长的建立结构显著高于关心体谅行为。(2)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学校规模的校长领导行为及不同性别、年龄的教师所感知的校长领导行为均没有显著差异。民办学校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显著高于公办学校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在关心体谅方面,民办学校校长与公办学校校长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7.
158.
冷子安虎生 《中国宗教》2006,(10):I0004-I0004
9月28至10月4日,由上海玉佛寺主办的第五届觉群文化周隆重举行。本届文化周内容丰富,除“佛教伦理与和谐社会”专题学术研讨会外,还举办了“蓝天下的至爱——觉群之光”慈善晚会、“佛教文化与时代精神”专题演讲、“觉群杯”获奖征文颁奖活动,佛教艺术摄影展、佛教书画艺术展、清凉素食晚宴、抄经、祥修、放生等活动。  相似文献   
159.
邓月 《美与时代》2014,(2):92-93
20筑世纪的中国上海,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西洋风格的建充斥着上海的大街小巷。具有西洋文化的生活方式更是深入到上海的上层社会。女士们开始尝试穿洋装,烫卷发,打洋伞,男士们也开始尝试穿洋装喝洋酒。除了中国传统的节日外,上海的年轻人也开始过上了圣诞节,过洋节也模仿着洋人开派对,找乐队。他们需要更大的舞厅更豪华的设施来彰显他们的身份。上海的有钱人们不在以住三进三出的大院,而更愿意选择具有西洋风情的洋房洋楼。这些洋楼也许够奢华,但是不够洋派,也许足够的气派,但是还是缺少了一些西洋风情。在上海想举办一场合格的圣诞派对,在自家豪宅举办略显羞涩。而汇中饭店就成为当时上海名流们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0.
《中国道教》2008,(6):61-61
9月26日至29日,伦敦中国文化艺术协会、英国文化协会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等联合举办了首届英国道教文化艺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