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19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相似文献   
53.
与价值观上主张自然原则相应,庄子肯定政治领域应顺物自然,合乎民意。较之儒家的“民本”思想,与顺物自然相联系的“合乎民意”具有不同涵义。儒家所主张的“民本”主要强调治国应奠基于民众之上,其特点在于以民众作为治国的基础和出发点,庄子所理解的“顺应民意”,则首先以不干预民众为指向。从形而上的层面看,政治哲学关乎对道的理解。通过道术与巫术交锋,庄子指出了两者的重要分别在于自然无为和有意而为之:巫术的特点是基于经验性的显现作出推测,属有意而为之;道术则趋向于自然无为。本于天性,构成了为道的特点。巫术与道术之别,体现了“技”与“道”的分野,其中包含着以道的智慧引导治国过程的内在意向。从治国或政治哲学的角度来说,“浑沌”隐喻着庄子所认同的原始秩序,此种秩序以智慧未开、是非之争尚未展开为前提。从人性的角度看,原初秩序与人的自然天性相一致。庄子以天人之辨为政治哲学的内在主线。天人之分体现于不同方面,包括人性规定、行为方式,等等。“浑沌之死”意味着理想存在状态的结束,它表明偏离本然的有为而治,将导致理想存在状态的终结。庄子的相关理解中,同时包含内在的历史限定。  相似文献   
54.
王时槐是江右王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将善恶视为念能否顺本性而动,对合法性与道德性有清楚的辨析,并注重过恶之辨,意念无明显的邪妄可以视为无恶,但不代表无过。他主张善有本体,而恶无根即无形上的本体,但恶仍有其根源,这就是人的"自离其性"或"甘自弃之"的主观条件,这与康德的根本恶学说可以接榫。王时槐强调改过迁善的根本动力或力量源于自身,他主张人要立志、修治与敦礼,旨在实现心灵转变与在感官方式上的逐渐改良,达到念念归根的状态,从而纠正准则中颠倒的道德动机的顺序,他对静坐的强调则是通过收敛与暂息尘缘,以默识自心,从而达到动静皆能复归本性。  相似文献   
55.
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老子籍贯与诞生地问题,存在许多争议。究竟如何看待这些争议?本文通过具体的文献考证和地理方位核实,试图说明老子籍贯和诞生地之原貌所在。  相似文献   
56.
九月十五日下午,武当山雨霁云开。武当山道教协会90余名道众翘盼已久的“亚运之火”火炬终于从水电城丹江口市传上了道教胜地武当山。在武当山迎亚运圣火传来的日子,武当山道教协会为隆重举行“亚运之光”火炬的到来,分别在紫霄宫的龙虎殿、四方堂、父母殿门口悬挂着“热烈庆祝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亚运为国增荣誉,我为亚运添光彩”等巨大横幅,同时,在紫霄殿前悬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会旗、第十一届亚运会会旗和各种彩旗。身着蓝色道服,脚穿白色布袜,黑色圆口鞋的道士们,组成道教音乐队伍和迎接火炬的队伍,分别排列在紫霄殿门前两旁,成千的村民着装整齐,喜气洋洋,汇集在紫霄宫门前。  相似文献   
57.
赵建盾 《天风》2000,(6):45-46
在四福音中,有三卷福音书都记载了同样一件事,那就是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试探耶稣,问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耶稣的回答是:“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太22:15—22,可12:13—17,路20:20—26)。我们每当看到讲道标题为“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时,马上会联想到。  相似文献   
58.
沈元华 《天风》2000,(11):51-52
1997年11月13日,骆振芳老师与我们刚入学的新生分享了一篇信息。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骆振芳教授,他头发稀少,安祥而宁静的脸上浸透着一份来自天上的坚定信念,眼睛不大,但透过那副眼镜可以看到从他双眼中所流露出来的无限喜乐与盼望。他与我们所分享的经文是《以赛亚书》第六章一至八节(先知以赛亚奉召的经历)和《约翰福音》第三章一至八节(耶稣与尼哥底母谈重生)。  相似文献   
59.
谢炳国 《天风》2000,(3):45-45
不记得是哪一位传道人在讲道时提到这样一件事。有兄弟两人吵架,彼此不肯饶恕。牧师得知后,到他们家劝勉兄弟俩要和睦,于是三人一同跪下祷告。老大祷告说:“主啊,今天我不应与兄弟吵架,这都是我的错,求你饶恕我。”牧师对老二说:“现在你应该祷告认错。”不料,老二却回答:“牧师,刚才我哥祷告说,今天吵架都是他的错,那我还有什么错?  相似文献   
60.
维特根斯坦是一个伟大的分析哲学家,但是一生与宗教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维特根斯坦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征、所受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维特根斯坦与宗教(基督教)的联系;第二部分从“关于宗教的本质是否可以言说”、“为什么会有宗教?”“宗教与激情”、“上帝是谁?”“信仰上帝是为了给人生寻找意义”等五个方面分析和评论了维特根斯坦的宗教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