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9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翻译和研究工作最新的成就。它在1995年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以下简称《选集》)的基础上,文本的编译工作又有了新的改进。但其中也还有可商榷之处。笔者曾对《选集》的几处编译进行过商榷,[1]对那篇文章中已经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使用上层建筑这个比喻性概念时灵活多变、赋予它复杂多样的含义。这些含义主要有三种:思想、意识,政治结构、政治制度及政治行为,信用与虚拟资本等。上层建筑概念的含义还曾从喻指思想、观念到喻指政治结构和政治权力变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喻指思想、意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法文版《资本论》等著作中则赋予"法律的政治的"内涵而舍去了意识的内涵。上层建筑概念中的信用与虚拟资本等含义与前面两种含义没有直接关系,也从未引起过学界的关注和争议。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外众多意欲推进唯物史观理论创新的努力中,英国新马克思主义者安德森从类型学的视域开辟了一种理解和推进唯物史观发展的新路径,值得研究和讨论。安德森是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理论家。他一生把唯物史观当作历史与现实研究的核心理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宗教虽然名目众多,宗派繁杂,但不外乎两大类。一是历史悠久、信徒广众的传统宗教, 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印度教、犹太教等,这些宗教的教义、教理和教规大都与传统的价值观相吻合,故而已成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有的甚至被一些国家定为国教;二是19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各种新兴宗教,如伊朗的巴哈伊教、美国的摩门教、日本的天理教、金光教等,它们虽然在许多方面不符合传统的价值观,但不一定  相似文献   
15.
政治经济学是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这一套社会体系中起源开始而现在范围已经扩大了很多的概念,而传播政治经济学跟政治经济学又有很大的相关性,传播政治经济学就主要分析的是有关媒介和上层建筑的一些问题,文化研究简单来说在能够接触到的有关文化的,都可以纳入文化研究的范畴里。  相似文献   
16.
桑苇 《天风》1997,(4):43-44
悔改是“基督道理的开端”,悔改的关键是转回,包含了知罪、悔罪、认罪、离罪四个要素,这四点我们从主耶稣举的浪子比喻中可清楚看到。悔改是主耶稣自己和使徒们传道时的一个主题。主耶稣传道的第一句就是:“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因为“悔改”是为了“信福音”,“信福音”必须“悔改”。悔改是人对神恩典的反应。“悔改”和“相信”就像一枚钱币有两面一样,“悔改”是人离开罪;“相信”是人归向神。悔改和信心又像一座浑然一体的大厦一样,悔改是根基,信心是上层建筑,真正的信心是建立在悔改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7.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概念内涵既不同于黑格尔,也不同于马克思:其"市民社会"属于上层建筑。当他提及黑格尔时,想到的是鼎盛期的市民社会,是规范经济关系的体制。葛兰西认为,国家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构成。市民社会是从必然向自由的过渡环节,意识形态是新历史的设计者。列宁强调政治领导权,葛兰西强调文化领导权。葛兰西认为,当政治社会被重新吸收到市民社会中时,国家就会消亡。  相似文献   
18.
吕世荣 《哲学研究》2012,(4):122-125
有学者认为,文化繁荣主要是指文化的产业化或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也有学者认为,要推动文化繁荣就必须使文化完全市场化。这些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在一定程度上都忽略了对文化繁荣的理论根基的探讨。本文强调观念文化自身所反映的内容要具有深刻性和时代性,要实现内容的思想性和完善形式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