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决策者的认知特点, 以及决策过程中建议者,任务特征,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决策者的认知加工, 并最终影响建议采纳.目前建议采纳过程中的认知研究主要集中于决策者方面, 本文通过总结以往研究, 从决策者的认知风格,社会认知复杂性,认知策略以及情绪对认知的影响等四个方面, 系统阐述了认知对建议采纳的影响.同时, 结合态度改变理论,解释水平理论,具身认知理论以及认知失调理论等进一步讨论了建议采纳的认知发生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建议采纳认知机制模型.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决策者的认知灵活性,认知闭合需要等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以及建议提出的认知机制, 以丰富建议采纳领域研究.  相似文献   
922.
王斌  李智睿  伍丽梅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9,51(12):1291-1305
通过3个实验, 考察具身模拟在汉语肢体动作动词理解中的作用。实验1考察在整字启动下具身模拟对运动通道中箭头方向判断的影响, 发现理解肢体动作动词在运动通道中存在着动作-汉字相容效应, 汉字的具身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促进被试对箭头方向的判断。实验2考察在整字启动下具身经验对视觉通道中字母位置判断的影响, 发现理解肢体动作动词在视觉通道中存在着动作-汉字相容效应, 汉字的具身方位与字母方位一致促进对字母方位的识别。实验3采用义符启动范式考察义符与整字的具身模拟, 发现理解汉语肢体动作动词不仅在整字层次上存在着具身模拟, 在部件层次上也存在着具身模拟。义符在汉字加工中期被激活了, 并且持续到加工晚期。整个研究表明, 汉语肢体动作动词理解是一个跨通道的具身模拟过程, 具身模拟在汉语肢体动作动词的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3.
为探究不同卷入情境下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分配行为特点以及内群体偏爱在其中的作用, 呈现给儿童两种实验情境:实验1, 134名5~8岁儿童在第一方情境下与来自内、外群体的一名儿童分配不同价值的物品, 结果发现7~8岁儿童公平分配比例与5~6岁儿童无显著差异; 实验2, 130名5~8岁儿童在第三方情境下给来自特定群体的两名儿童分配资源, 结果发现7~8岁儿童公平分配比例显著高于5~6岁儿童。两个实验均发现儿童的分配行为表现出内群体偏爱, 5~6岁儿童比7~8岁儿童更明显。并且, 5~6岁女生比男生有更明显的内群体偏爱, 但在7~8岁组无性别差异。此外, 只有7~8岁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表现出卷入情境上的差异, 他们在第三方情境比第一方情境下更能做出公平分配, 但5~6岁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并无情境差异。综上可见, 比起年幼儿童, 年长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公平行为发展得更好, 并且在两种卷入情境下受内群体偏爱的影响均更小。  相似文献   
924.
情绪具身性有着广泛的理论假说与研究证据, 从情绪外周理论到面部反馈假说、躯体标记假说再到现在的情绪具身观, 都一致认为情绪是具身的。情绪具身观认为情绪是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情绪, 身体的解剖学结构、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加工情绪。相关的行为和脑机制研究均支持了情绪加工的具身性。目前关于具身情绪的理论解释主要有镜像神经元系统假说、具身模仿论和知觉符号系统理论等。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观点, 情绪具身观为情绪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25.
具身理论是继计算隐喻、联结主义之后诠释人类是如何获取知识表征世界这样一个本质性问题的新视角, 指出概念系统的建构对真实身体及其身体活动的体验的依赖, 即具身性。随着认知科学的快速发展, 具身理论已从原始阶段的哲学思辨成为认知心理学、社会认知等领域解释各种现象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章简要回顾了具身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选取了社会认知心理学中主要的研究对象, 即态度、社会知觉、情绪等, 总结具身理论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范式及最新研究成果。最后, 文章从实证的角度指出在社会认知领域中以具身理论为框架开展实证研究时值得注意的要点, 并提出此类研究结合其他研究视角(例如, 神经科学, 跨文化心理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26.
"三礼"详载先秦名物,若无图相副,阅读极为不便。宋聂崇义的《新定三礼图》二十卷,是目前所存最早、最完整的以图为主研究"三礼"的著作,也是汉唐以来以图文形式研究"三礼"的集大成之作。该书对"三礼"中之名物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和分类考释,其解释名物,除用文字说明外,均绘一图,共计三百八十一幅,与文字相辅,清晰直观,一目了然。丁鼎先生整理的《新定三礼图》,集诸本之善,改正讹误,采众家之长,解说文字。整理者仔细校勘注释,施加新式标点,对《新定三礼图》中的图、文进行合理编排,或左文右图,或上图下文,图文清晰,一一对应,互相关照,极便读者阅览。是目前最完善、方便的读本。  相似文献   
927.
圆佛教是当今韩国比较有影响的新宗教之一.圆佛教第一代宗师少太山提出"一圆相"真理,阐明"一圆相"内力的四恩,并按"四要"实践建设一圆世界;第二代宗师鼎山则以"一圆大道"和三同伦理思想提出中道主义的实践原理,揭示了圆佛教实学特性的基本内涵;第三代宗师大山则通过人类皆真运动和宗教联合运动,表明了"灵肉双全、理事并行"的教理实践特色.总之,实学性是"圆佛教"教理实践观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28.
刘一明是清代有学有证的高道,也是内丹理论之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内丹修炼的三个原则,即在知行关系上"先穷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在修行旨归及方向上"从后天入手,后天返先天";在修行内容及次第上"性命双修,先命后性".这三个原则是道教内丹学进一步体系化、成熟化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29.
慧远以二藏、四宗、顿渐局来判释佛陀所说经教.吉藏则以二藏三法轮来判释佛教经教.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皆以二藏判教思想为旨归.慧远、吉藏的二藏判教思想,是对整个南北朝判教思想的总结,标志着南北朝佛教判教思想的成熟.  相似文献   
930.
医患间未能遵守利益限度和利益边界原则,使矛盾转化为冲突。当前我国面临的医患冲突与一些国家相比是全面而深刻的。体制与非体制原因相互交错,直接冲突与间接冲突相互影响,理性冲突向非理性冲突转化,群体性与个体性的不同表现,即发生与后发性的不同特点,是我国医患冲突演化的规律与特征。要正确对待第三方的介入。端正专业思想是理顺医患关系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