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小学四种典型类型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考察了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四种典型类型学生:A型学生、B型学生、C型学生和D型学生。这四种类型的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上存在差异;慎密性、克制性和显示性是影响中小学生学习质量和品德行为表现的重要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道教》1985,(16):21-22
中国道教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三日至九日在北京召开。本届理事二十三人出席了会议,各级道协组织和重点宫观的负责人十九人列席会议,共四十二人。会议期间,听取并审议了王伟业秘书长代表常务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讨论了下次代表会议的筹备工作;座谈交流了北京白云观以及各地宫观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3.
科普周报道     
《青少年心理健康》2005,4(5):F0002-F0002
2005年9月17日上午,由天津市市委宣传部、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以“科学、发展、和谐”为主题的天津市第三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天津图书大厦隆重开幕。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肖怀远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4.
摄影家的审美创作活动,经历了发现美、提炼美到创造美的过程。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可以说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摄影者审美意识的融入。如果在摄影创作中充分调动并运用审美意识,作品也会上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扬雄政治上主张改革,价值上维护天人相应正统核心话题,率先批判谶纬神学,批判经学神秘化。他模拟《周易》、《论语》,撰《太玄》、《法言》,建构太玄哲学体系,以维护孔孟正统。他借天命以明人为,托圣训以砭时政,试图化解西汉末年政治和价值危机。化解政治危机的要旨是身正而政正,立身就是修养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格。道、德、仁、义、礼是人身所具有的天性,不能丧失,具此五者,才会实行仁政德治。在人性论上,他试图圆融孟子与荀子的善恶论,而提出"善恶混"的主张,打破了人生来就善就恶的束缚,提出人人在人性善恶面前都可以获得成善成恶的机遇和平等权力,这是化解社会政治、价值危机的人性基础。太玄哲学与《周易》以一分为二思维方式展开世界图式不同,而以天、地、人三才的三分法开出世界图式,建构了玄、方、州、部、家、赞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16.
具身情绪是在近年来大热的具身认知领域影响下提出的便于研究情绪的理论,主要表现为情绪是由生理反应及情境等共同作用影响的; 而替代性创伤是用以描述心理工作者因长期接触创伤后患者对其进行危机干预,而出现类似的创伤反应和身心不良症状的概念。这两者在形成结构上存在相似之处。本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介绍,从具身的视角描述了替代性创伤的成因,最后结合实际对未来研究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刘逢禄的《公羊》学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可以分别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春秋》者五经之管钥、无《公羊》则无《春秋》、无三科九旨则无《公羊》,说到底不过是落实到三科九旨这一所谓经学微言大义上,而其体现则是董仲舒、何休为代表的《公羊》学。由此可证,三科九旨实为刘逢禄经学思想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黄翔 《哲学分析》2023,(1):134-147+199
激进生成认知(REC)认为心灵和认知的基础性状态和功能无需操纵表征内容,并坚持这种“基础心灵”的存在对认知科学哲学和心灵哲学来说是革命性的。REC的革命性特征受到一系列质疑。一些学者认为REC难以替代表征主义因而其革命无法成功;另一些学者认为它拥有内在主义特征因而难以具有革命性;还有学者认为它不符合革命性科学理论的标准。在分析这些质疑之后,可以提出一种以批判性能力为出发点来理解REC的革命性的新方式,并探讨该革命性会带来的更强的概念整合能力、更为宽广而融贯的自然主义和丰富的哲学后果。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中国哲学史的框架内理解和诠释中国佛教,胡适与冯友兰用现代学术的方法分别作了佛教“化中国”和佛教“中国化”两种解读。冯友兰历经一生写成的中国哲学“三史”中,对佛教研究在叙事方式上经历了由史论结合、以史为主到史论结合、以论为先而明其学脉,在理论分析上经历了从新实在论等西方哲学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中国佛教哲学而得其宗旨。其一以贯之的主线是从揭示中国佛教的本位性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中国佛教哲学,这不仅反映了冯先生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转换,也深刻体现了他的世界观转向。  相似文献   
20.
苏佳佳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20,52(3):386-398
西方“具身认知”心理学与赋存在中国文化里的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体知”心理学思想息息相通, 而中国文化又有其独异于西方文化的“身体”智慧。文化的源头实为神话。追根溯源, 本文主要从具身认知的视阈中将中西方神话中“身体”的角色两相比照, 首先从本体论维度以现象学诠释的方法来描述神话的身体母体是如何生成的, 并以天地开辟神话、万物肇始神话和人类起源神话为例揭示中国“身体”的本体论特色—— 一元论; 其次再从空间维度以概念隐喻的理论来剖析神话的身体现象学场域是如何延展的, 并从物我同一角度、天人交感角度和人神相通角度来彰显中国“身体”的空间维度特色——气论; 最后再从时间维度以社会建构理论来解构神话的身体是如何在时间场域中流变的; 并从社会、文化和历史三个层面来表达中国“身体”的时间维度特色——易论。通过从中国神话故事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具身智慧”, 以期为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科学心理学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