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9篇
  9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31.
三易之义是马一浮先生易学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马先生运用三易之义来解说心性论、功夫论,吸收儒家和佛家在心性论、功夫论方面的成果,使儒家和佛家义理互相阐发而明晰,既展现了他强调通过功夫证悟本体的学术宗旨,又体现了圆融会通的学术特色。马先生以其远见卓识发挥了他作为一个大儒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2.
当代新儒家之一的牟宗三以朱子道德为他律道德而判定朱子哲学是别子为宗,其核心理据是心是气心,理是但理,性只存有不活动,心具理是当具而不是本具。因此,朱子道德哲学没有道德主体,只能成就他律道德。其实,朱子之仁,作为仁心则是善良意志,是道德实践的自律主体,是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的统一,仁作为心之德本身即具有实现道德法则的力量;作为仁理,则是仁心所颁布的道德法则;作为仁情,则是具有先验性的道德情感,乃是道德主体对道德法则的一种表象,即四端;作为仁境则实现了意志之自由,即意志之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其结果是康德自律道德之证成,自由意志之实现。  相似文献   
833.
在牟宗三先生看来,良知虽是个人发现是非对错、决定道德行动的能力,却在内涵上与作为创造之元的宇宙本体同一;良知作为创造性的力量,能表现、呈现自己,其呈现自己的方式就是"坎陷"。良知经"坎陷"以"开出"并非合乎逻辑地推导出,而是立足于实际,以良知为范导,开创新外王的事业。坎陷"让出"的是建构功能,而恒保持范导、调整、轨约功能;民主则重在保持政权本性、使人的自由能客观化而有保障,善恒为善。  相似文献   
834.
慧远以二藏、四宗、顿渐局来判释佛陀所说经教.吉藏则以二藏三法轮来判释佛教经教.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皆以二藏判教思想为旨归.慧远、吉藏的二藏判教思想,是对整个南北朝判教思想的总结,标志着南北朝佛教判教思想的成熟.  相似文献   
835.
时间隐喻中的空间参照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时间隐喻研究早期, 研究者多将时间隐喻分为“自我移动”和“时间移动”两类, 关注的是“自我移动”和“物体移动”空间参照框架向时间概念的系统映射。最近, 有研究者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由其他空间参照框架映射而来的新的时间参照系, 并确立了新的理论, 其中以自我参照点和时间参照点理论、三大参照系理论最具代表性。文章对“自我移动”和“时间移动”隐喻方面的最新研究及目前空间-时间隐喻方面一些新的参照点/系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836.
龚自珍的天台宗研究本为中国近代佛教复兴的重要源头之一。然自杨仁山、欧阳竟无等倡导的“居士佛教”兴起后,近代佛教思潮的主体一变而为法相唯识学的推进。天台宗哲学体系本身,受到了以欧阳竟无为代表的支那内学院一系佛教学者的强烈批判。而在新儒学领域,天台宗哲学却得到了近代以来新儒家们的重视,其代表者如牟宗三推崇天台圆教哲学为“佛说之极致”。本文以欧阳竟无与牟宗三对待天台宗义理颇具代表性的相反价值取向为视角进行剖析和反恩。  相似文献   
837.
马克思思想的主要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在不同时期,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范式并不相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始于道德批判,即以异化劳动为分析工具着眼于对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不人道"现象的批判;在清理自身哲学信仰后,发展到历史批判,即从唯物史观,也就是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实现了批判的历史转向;进而又以三种社会形态理论为基础,建构出道德批判的科学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一方面是"物的依赖",具有不道德性,另一方面却为人类社会形态的"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环,实现了道德批判和历史批判的统一,超越了单纯的道德批判。  相似文献   
838.
幽溪传灯于晚明力弘天台教观,使得天台宗在当时呈现复兴之态.传灯作为天台宗僧人,一生对《楞严经》非常重视.其指出《摩诃止观》与《楞严经》遥相契合,并处处以《摩诃止观》的教观思想拟配《楞严经》中的义理.通过分析传灯融合《止观》与《楞严》之方式,发现其对《楞严经》的解读不是一个单向的诠释活动,而是一个交互的诠释过程.在这个交...  相似文献   
839.
第三方惩罚对合作的维系可能来自经济功能或规范提示功能。先前研究没有区分这两种功能, 因而未能回答:当惩罚不足以影响违规收益时, 是否还能促进合作?实验1 (N = 252)发现即使第三方惩罚无法降低违规收益, 依然能抑制自利行为。实验2 (N = 179)发现受过惩罚的违规者在其后的独裁者博弈表现出了更高的合作水平。2(是否旁观惩罚)×2(旁观前后)设计的实验3 (N = 179)显示, 旁观惩罚后被试的合作水平显著高于旁观前, 也高于未旁观惩罚的被试。后两个实验中, 社会规范在惩罚与合作之间均起中介作用。这进一步证实惩罚对合作的促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规范激活来实现的, 并存在两种溢出效应:惩罚抑制了曾经的违规者(纵向溢出效应)和旁观者(横向溢出效应)在新博弈情境下的自私行为。这两种溢出效应的发现补充了文献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解释, 并为理解人类社会长时间、大规模的合作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840.
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景怀斌 《心理学报》2002,34(3):107-112
近年来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但是从文化整体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嫌不够。本文认为 ,虽然传统中国文化没有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的说法 ,但是由于人的存在的共同性 ,传统中国文化客观上具有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功能。这表现为三种思路 :信仰—养性的思路 ,养生—治身的思路 ,迷信—功利的思路。它们各自对心理健康有自己的见解和做法。文章分析了这三种思路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并进一步讨论了它们对当代心理健康研究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