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近年来,学术界提出格义具有广狭二义。本文认为:狭义格义的"事数"多为小乘毗昙学概念,而广义格义则多与汉代阴阳五行、谶纬模式有关,两者都与般若玄学差距很大。上述广、狭二义可以归为北方类型的格义,与汉代儒教谶纬比附的思维方式关系密切;而当时尚有南方类型的格义存在,可以称之为新型格义或"连类",与魏晋玄学的新兴学术思潮关系密切。今人常以为格义是思想史上沟通中外、相互交流的重要方法;但就历史上的格义而言,并无这种自觉。所谓的"经中事数,拟配外书"的外书,并非特指非佛教的世俗文献(中国本土固有思想),内外之分在当时的语境中,主要是密传与公开的显隐之别。  相似文献   
202.
高中文理分科模式走到现在,已经和目前社会的人才需求出现了一定的背离,文理分科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目前看来,高中阶段取消文理分科,构建文理融合的课程制度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因此,文理科融合后的高中教育制度变化是需要我们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3.
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既是汉魏以来中国佛教发展的必然,也与隋唐社会环境和帝王的三教政策密切相关,它是隋唐多元文化格局中与儒佛道三教关系下中国佛教发展的新成果。对于中国佛教宗派如何评价,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例如作为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成果,其主流思想如来藏佛性论是否背离了真正的佛教?本文认为,契理与契机是佛教中国化的基本原则。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中国佛教藉着怎样的文化载体,其随机教化的方便与印度是否一样,而在于其根本的宗旨与佛陀创教的本怀是否一致。中国佛教宗派的理论具有儒学化、道学化的特色,但并不能由此而否定或不承认其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及与之根本上的一致。中国佛教的儒道化色彩,并不影响中国佛教仍然是"佛教"。  相似文献   
204.
陈实 《美与时代》2014,(3):108-108
陶瓷粉彩作为我国传统艺术形式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的进步陶瓷粉彩艺术并没有将创新元素进行很好地融合,使得这一意识形式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本文结合陶瓷粉彩传承发展中创新元素的融入这一课题展开相应的研究过程,希望对陶瓷粉彩艺术的创新性研究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5.
廖魁 《美与时代》2014,(12):88-88
油画在中国的土地上跟随中国社会经历了风风雨雨百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中国美术的一个主要画种。由于历史积淀与文化选择的影响,中国的受众之于油画欣赏也已形成了群体心理趋向,那么油画作为外来画种,如同其它大多数舶来文明一样,如何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吸取营养,对西方绘画加以创造性的吸收和改进,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作品呢。本文就以中国画元素中的形式和笔墨技法及意境在油画中的运用做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6.
三教鼎立格局是随着佛教传入并逐渐壮大、道教由方士之说假托老子而成为一大教派以及齐家治国的儒教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的御用教派之后形成,三教由此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三教论衡又是考察三教关系关键所在,三教论衡考其来源,来自印度的佛教与外道的议论是重要影响因子.三教论衡从南北朝开始,主要在宫廷进行,是体现三大宗派在统治者眼中崇贬地位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三教论衡最为兴盛的时代是在隋唐时期,此时三教论衡是朝廷宣示文化统制的形式,兼有庆贺、娱乐作用.唐中期之后这种论衡形式已经相当程序化,这也预示了三教论衡之“争”逐渐变小,到晚唐五代之时,三教合流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7.
为了探讨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在35例38个节段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开窗髓核摘除术,术中置入Coflex棘突间内固定系统,观察手术操作过程、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前术后进行JOA、VAS评分及邻近节段的活动度.结果显示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手术操作简单,用时短,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好,对邻近节段活动度影响小.提示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简便有效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8.
苏辙与佛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文人苏辙,一生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说他早年对待佛教的态度,更多是一种文化层面的欣赏的话,那么中年由于新旧党争,二度贬谪,佛教便越来越成为他精神上的支柱。晚年苏辙退居颖上,著书立说,三教调和的思想更加明显。所著《老子解》,宣扬“复性”论,融通儒、释、道。所有这些,在他的诗文中也都有所反映。他的佛教信仰,综合了文化、宗教、哲学、实践多个层面,而这一切,又和他一生的遭际、交游、个性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9.
宋元明时期,道教对佛教、儒学的吸收已进入全面融会贯通的阶段,“三教一家”、“万善归一”的论调比比皆是,且出现了以倡“三教合一”为宗旨的新道派,表明道教的“三教合一”思想已经发展成型。  相似文献   
210.
作为文殊道场的五台山,在佛教发展过程中,对五台民情风俗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五台的风俗习惯,明显地带上了宗教色彩。一、佛教信仰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中国佛、道、儒三教之一。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