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慧远与“莲社”传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中唐流传开来有关慧远等“十八贤’’结“白莲社,,之事,考之史实,大半是虚构。其中,属于儒的六人,虽然确有其人,并和慧远有关系,但从现存资料看,并不一定都参加过结社立誓活动;属于僧的十二人中,佛陀跋陀罗和佛陀耶舍未参加兴元元年(402)的这次结社活动;慧持、道生虽与慧远有交往,但此时也未在庐山;其余七僧,有的与庐山有因缘,有的资料缺为。因此说,这十位僧人不过是后人撮合的“庐山诸道人,,的缩影。总之,慧远等“十余贤”结社之事,不是史实而是传说,但传说也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往往是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某些侧面和制造这些传说人的真实心态。  相似文献   
32.
对《会饮》的流行解读通常并不把阿里斯托芬讲辞和苏格拉底讲辞联系起来,而是认定后者对前者进行了批判,由此断定柏拉图在批判阿里斯托芬讲辞的基础上建立了他有关"爱"的理论。本文则试图表明,《会饮》由阿里斯托芬讲述的"双性人神话"与苏格拉底讲辞中引述蒂奥提玛有关"爱的阶梯"说法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只有把两者联系在一起理解才能最终较为完整地把握柏拉图在《会饮》中的爱的理论。为了阐明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必须考察"回忆说""灵魂不朽""理念论"以及巴门尼德哲学对《会饮》行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陈丰盛 《天风》2017,(9):36-37
某些神学毕业生成了微商,这是谁的悲哀?某天早上灵修的时候,读到《民数记》中关于祭司、利未人的待遇问题。经文记载:“耶和华对亚伦说;‘你在以色列人的境内不可有产业,在他们中间也不可有份。我就是你的份,是你的产业。凡以色列中出产的十分之一,我已赐给利未的子孙为业。因他们所办的是会幕的事,所以赐给他们为酬他们的劳。从今以后,  相似文献   
34.
金秋十月,英雄城市南昌瓜果飘香,一派祥和喜庆景象。海峡两岸净明道归宗传度祈福大法会,于2005年10月18日至20日在西山万寿宫、南昌万寿宫隆重举行。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张金涛、林舟,江西省道协副会长叶至明;国家宗教局一司司长徐远杰,江西省民  相似文献   
35.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编号:2011-03-07-072。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帕金森病为代表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已成为与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相并列的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新药的研发及细基因治疗、功能性手术等治疗手段的完善都昭示着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研究正在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36.
信仰与习俗、传统与现代、现实与想象,所有这些都交融、呈现于古老的冰雹会。在历史的曲折变迁中,大义店村的冰雹会能留传至今可谓历久弥坚。村落生活经验中保留着关于神灵信仰的集体记忆,记忆使得信仰仪式能够恢复和传承,传承中又不断丰富着集体记忆。在记忆与传承的历史演进中,民间信仰衍变为一种民俗,于村落之中建构和谐的空间。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既有稳定的内在系统,也蕴含着和谐的特质。  相似文献   
37.
<正>大同天镇县城东南行8里,在重峦迭嶂中隐藏着一座古刹——闻名遐迩的盘山显化寺,俗称"盘山寺"、"盆山寺"、"盘山显化寺"。显化寺始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明嘉靖年间、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光绪年间均有修缮。初建时为佛寺,清代时形成释、道、儒三教合一的寺院。  相似文献   
38.
许东 《管子学刊》2010,(2):124-127
自魏晋以来,儒释道三家思想并存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清末太谷学派作为流传于民间的一个学术派别,其三教观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学派北宗传人张积中在山东肥城黄崖山聚徒讲学近十年,门人弟子遍及山左,现存遗著十九种,为太谷二传弟子中著述最多者。从张积中的三教观来看,他并非倡导三教合一,其三教观的核心是以弘扬儒家文化为基本理念,同时汲取佛道思想来完善其理论体系的太谷圣功之学,当属宋明"新儒家"思想在民间进行儒学传播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39.
与佛、道二教以"佛"或以"道"为基点的"三教融合"主张相呼应,柳宗元提出了以"儒"为基点的"三教融合"观。他不但明确提出了"三教融合"的原则与方向,而且建构起了三教关系张力下的宇宙本体论与"三教融合"视域中的心性论。柳宗元是唐代"三教融合"思潮中的儒家代表。他与佛教的宗密、道教的杜光庭并列为三,分别代表了各自立场之上"三教融合"的方向。  相似文献   
40.
唐代宫廷的三教论议或三教论衡是唐代儒佛道三教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一活动从唐初持续到唐末,五代时期仍有其余绪。三教论议在唐朝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情况不一样,可以将它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唐高祖、太宗朝,此一阶段的辩论与佛道二教的排位有关;第二阶段为高宗朝,内容主要涉及佛道二教的教理争论;第三阶段则为中唐以后,逐渐演变成庆祝君主诞辰的一项颇具娱乐性的活动。唐代宫廷三教论议承当了双重的功能:三教的思想对抗与取悦人主,而正是后一种功能的强化,导致了三教论议的日益沦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