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9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梁启超提出"中国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侠客表现了中华民族尚武的特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最早以文学的形式记录了侠客们的各种事迹;《史记》、《汉书》等史传文学纷纷为侠客立传;魏晋南北朝时期,充满任侠精神的诗歌创作日益丰富,中国文化精神中自此具备了以侠为主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古剡溪沿线,今浙东新昌一带,是佛教中国化转型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一区域佛教弘传早、佛教中国化探索较早、佛教思想与中国诗歌文化的结合较早,推动了佛教义理和信仰中国化的进程。剡东初弘:佛教在新昌的传播较早佛教在浙东区域的传播,缺少较早期的文字记载,但考古发掘的陶瓷制品,可说明当时这一区域已有佛教传播,如:在嵊州市浦口镇大塘岭发现的“嵊M101”吴太平二年(257)青瓷器谷仓罐上塑有11个人物,其中右边三人和北面三人,均头戴尖顶小帽,突目、高鼻、口微张,侍立,发掘者判定这六人应是僧人;同在嵊州市浦口镇大塘岭发掘出的永安六年(263)东吴墓三足樽,铺兽之间为三尊盘座佛像;出土于绍兴一带的长22厘米、宽12厘米、厚4.7厘米的佛画像砖,其“佛像饰于墓砖侧面和端面,着长袍,立于莲花台上,有项光。”据铭文记载制于三国时期吴国的“建衡三年”(271)。  相似文献   
13.
季琴 《宗教学研究》2005,(3):140-141
支谦译经是研究中古汉语词汇的宝贵材料,本文主要探讨了支谦译经所反映的东汉三国时期的新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人物画创作自魏、晋、唐、明、近代,迄今已经历了五次变革。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烈转型,也为中国的人物画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文化与审美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笔墨与审美应与现代文化对接。人物画家无论在技术与精神两个方面都应有所发展和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提升精神层面的境界。人文主义思想历久常新。在今天的艺术创作中,以人文关怀的态度去发现与刻画现实生活里的人物形象,乃是推动绘画艺术不断前进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5.
王体 《中国道教》2008,288(3):39-43,49
北宋张伯端所撰《悟真篇》是道教内丹学的元典之一,与汉末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并称于史。《悟真篇》自问世以来,后世注本很多。就目前初步考察的情况来看,从宋代至清末大约有《悟真篇》注本60多家,其中,亡佚注本大概有40种左右。  相似文献   
16.
何松  姚冰 《中国道教》2008,(2):35-38
一元代道教盛行,文人们多受其影响,有的还加入了道教。元代也是文人画兴盛的时代,文人画经过魏晋南北朝、唐宋的发展终于确立了在画坛上的主流地位。元代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与道教的密切关系,表明文人画与道教的兴盛有共同的时代因素和内在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7.
自原始社会至今,舞蹈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形态诠释着生命和情感,从田间的民间自娱演化为舞台艺术,从劳动模仿升华为审美取向,从程式规范发展为自由创作,其进步的过程中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方面-舞蹈批评.为何?纵观舞蹈发展史,魏晋南北朝称得上是舞蹈发展变革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不仅是艺术理论的自觉时期.亦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具有热情的一个时代,更是舞蹈批评最彰显其作用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道混乱,玄学风行,文人志士对山水的审美观照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活动.山水诗、山水题材的画作以及山水画论大量涌现,代表着这一时期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并对以后山水审美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教》1989,(4):45-47
鹿邑位于豫东平原,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老子故里。由于老子生于鹿邑,故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鹿邑道教人物层出不穷,并为道教所重视,如唐之魏徵在此修道多年,宋之陈抟、元之张三丰、明之王培献等,均在此修道或隐居,特别是全真道七祖之一的邱处机祖师的得力弟子张真人(号谷神子)曾主持太清宫二十余年。自唐宋以来。  相似文献   
20.
文化缺省,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丈本中的现象,已成为翻译界学者关注的焦点,现在中医翻译界也关注.对<实用中医诊断学>英译本中文化缺省现象翻译实例进行了分析,并对译者所做的补偿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旨在为今后中医英译丈化缺省的翻译补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