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学佛三境界     
高健 《佛教文化》1997,(1):46-46
一者,学佛之前的境界可谓:“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众生学佛之前,因不明佛法大义,慧眼未开,无量劫来的妄念缠绕难解,世俗眼光大多停留在眼前有限事物的表层联系上,分别计度之心特重,若有人对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稍稍深入研究那么一点点(其实仍是很表浅的),或可被世人认为是大聪明者,却将至深至广、最为圆融无碍又难值难遇的佛法圣谛反视为“迷信”故而见山执山,见水执水,固执所见,难得般苦。二者,学佛初入时的境界可谓:“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学佛若能初步入门,可渐悟成顿悟“境由。必造”、“四大皆空”之宇宙真谛,故而…  相似文献   
62.
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的一座战国墓葬出土的楚文字竹简中 ,有一组竹简 ,共十四枚 ,开头是“太一生水”四个字 ,整理者便把这一组竹简题为《太一生水》。竹简中还有一些属于道家的著作 ,即题为《老子》的三篇文字。由此可见 ,道家著作是郭店楚简的重要内容。由于《太一生水》是不见于世传的珍贵文献 ,研究该文献必然有助于推进我们对道家文化和道教的认识。这里仍然按照十四枚竹简原来的顺序排列 ,仅就个别文字略作整合 ,以之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文本 :太一生水 ,水反辅太一 ,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 ,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地 ,是以成…  相似文献   
63.
对全国四种发展水平城市5471名被试的幸福感进行调查,探讨不同发展水平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差异及收入对其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从一线到四线城市,居民的总体和领域幸福指数都显著上升,二、三线城市显著高于一线,但又显著低于四线城市;个人收入对一线城市总体幸福指数无显著影响,但对二、三、四线影响显著;家庭人均收入对不同发展水平城市总体幸福指数的影响与个人收入的影响作用完全相反,即对一线城市总体幸福指数影响不显著,但对其它三线城市影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发展水平城市间在总体和领域幸福指数上均存在差异,且不同收入对其总体幸福指数的影响作用有所不同。该结论对于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4.
我国受到地域、经济、科技、城市发展等要素的制约,要求广场水景观的设计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我国在城市广场水景观设计领域虽然取得了不小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甚远。从实际国情出发,遵循科技和节能两大原则,是目前我国在该领域设计中最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对能够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审美的事物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滨水景观不仅能够给市民提供休憩的场所,也能够通过景观的营造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精神进行很好的诠释。但是,当前大部分城市滨水景观均存在同质化严重、景观特色不明确的普遍性问题,无法唤起人们对滨水空间环境的记忆。而地域文化对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提升民众对场所的归属感、传承与延续地方历史文化能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如何将地域文化转化为景观元素呈现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是景观设计师们要解决的难题。论述城市滨水景观中地域文化缺失的普遍现象,对比分析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滨水景观的优秀案例,探索地域文化在兰州水车博览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延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6.
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是产生于五台山地区的两个历史典故。芜蒌是芜蒌亭的略称,在今河北省饶阳县东北的滹沱河之滨。滹沱,即滹沱河,发源于五台山东北的泰戏山(一名武夫山,亦名派[gu]山)。东台小柏谷水、北台大柏谷水注入其中。  相似文献   
67.
谭宝刚 《管子学刊》2007,(3):117-122
楚简《太一生水》"托其名"之"名"是天地初开时的"混沌"名。"混沌"就是"清浊"或"清混"(也作"清浑"),即《太一生水》中之"青昏"。因此,""应厘定为"青昏"而非"请问"。"托其名"就是依照贵道——原道——循道——用道的逻辑理路循序演进,对宇宙生成过程进行逆向追述,上溯至天地的源头,因"青昏"之名,循"道"之字,以行"浑沌氏之术"。这是道家"推天理以明人事"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68.
郭店楚简研究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店楚简研究主要涉及考据和义理两个方面,考据实乃义理解释之基础,因而考据学的方法尤为重要。提出两点供研究者参考:(一)注意证据所能证明的程度,而不要立论太果;(二)注意“求否定的例”。关于如何看待简本《老子》,《老子》与《太一生水》的关系,简本《五行》与《中庸》、《孟子》、帛书《五行》的关系,以及楚简中的“忠信”与“忠敬”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讨论的意见。  相似文献   
69.
《太一生水》札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在对简文笺注的基础上所作研究札记,讨论了三个问题:1.指出先秦只作 “大”不作“大”。大、一析言之皆为道体之名,“大一”作为同义复词,郎道之名号。“大一”又与“小一” 相对成文。“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应是老子关尹“太一”学说的重要内容。 2.《太一生水》有天地生神明,神明生阴阳的叙述,今存《■冠子》其《泰鸿》等篇所论“神明”,颇与简文 合拍。“神明”作为源于道、生于天地的精气,在万物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通合万类的作用。严遵《老子 指归》对“神明”说有重要发展。3.《太一生水》并不具备水是天地万物本原的观念。简文之“水”乃大 虚之水,天地之包幕,太一之津液,为由无而有的过渡准备了环境和条件,战国以来形成了浑天说,与 道家思想关系密切。以浑天说观之,太一所生之水,当为天表之水。太一隐于其中,以时环周而行, 故能生天成地,变化阴阳万物,终而复始。  相似文献   
70.
2013年5月,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北大的一场讲座中,将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果断地排到了世界第一等文明的前三位,并用油、奶和水来比喻三种文明的存在状态,这一判断和比喻引起了当时学界乃至普通民众的密切关注、广泛讨论和深层思考。水化万物、上善若水,对于中华文明如水的精巧比喻,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情感寄托和生存理想。笔者初感,中伊文明有可能基于这样一种“新的论调”而出现更高层次的沟通与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