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生命的长度     
有一天,朋友手执一本书,走到我身边,神秘兮兮地问我:蝴蝶漂亮吗? “当然。”我回答。 “那你知道蝴蝶能活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132.
感动 《思维与智慧》2007,(13):14-14
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武功最强的是一位无名老僧,他轻描淡写的几招就把数位绝顶高手全部打败。无名老僧曾这样阐释过:练功者每练成一项武林绝技,自己的身体都会遭受莫大伤害,并将有生命危险。所以,每练一种武功,都需要学习相应的佛法来化解其中的戾气。最终,是越慈悲的人,武功越是高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3.
明月一斛     
斛是一种离我们越来越远的量器。我们老家的斛实际容纳二斗五,也就是四斛一担。斛的形制为下粗上细的桶状,三道箍,两个耳,憨实而笨重,光举斛就得一臂气力,别说端起一斛满满的粮食。  相似文献   
134.
《道行般若经》在我国早期佛教传播史、佛教般若学史上影响巨大,但佛教研究界对该经译本历来众说纷纭。或谓竺朔佛并未译过该经一卷本,或谓该经十卷本为竺朔佛、支谶合作翻译,两种译本是何关系历来亦模糊不清。本文梳理相关资料,论述一卷本《道行经》乃竺朔佛所译,已佚。十卷本《道行经》为支谶所译,与竺朔佛无涉,今存。所谓竺朔佛参与十卷本翻译的观点乃受后代窜入《出三藏记集》中错误资料的误导。指出一卷本属抄经,十卷本为全本。文章最后指出,道安《道行经序》的对象是一卷本,目前各藏经把它冠在支谶十卷本之前,研究者以之解说支谶十卷本,并不妥当。  相似文献   
135.
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的禅道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祖道一创立洪州禅系的成功及其"平常心是道"这一禅学理念的形成与广泛传播,标志着禅学中国化的完成."平常心是道"在本质上是一种随缘任运,顺乎自然的禅道自然观."触类是道"是马祖突出生活意味的生活禅之理论基石.禅悟直觉与平常心的内在关联是悟道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进行.从心性本体论的"自性"高度看,平常心的另一内核在于它所具有的真实价值;"立处即真",使"平常心是道"的禅道自然观开启了洪州禅系更富创意而自由,更加活泼而自然的宗风.  相似文献   
136.
关于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从一般性阅读理解的角度.对738名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研究,得出由七种成分构成的阅读理解能力结构,并初步探讨了各年级学生以及不同阅读理解能力学生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37.
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分别探讨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与内一外群体效应。实验结果表明 :( 1)内隐刻板印象是存在的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意识内隐影响的表现 ;( 2 )刻板印象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 3)刻板印象表现出强烈的“内一外群体效应”  相似文献   
138.
别浪费失败     
20年前的中考数学满分是120分,我以118分的成绩位于全县第一。老师让我谈谈自己的或功经验时,我拿出了16本错题集。最值得一提的是第16本错题集里只收集了6道题,其中一道就是中考时最后20分的附加题。我的错题集让老师大为赞赏。他一直把我的16本错题集保留着,借此鼓励下一届又下一届的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9.
底楼不吵架     
我们这一单元共有十户人家,巧得很,都属于这座城市的新移民,有的是因为工作关系,有的是因为孩子上学,便从五湖四海聚到一起来了。更巧的是,都是三口之家,老人都在乡下住,难得到城里来小住几日。这十户人家,孩子最大的上初中一年级,最小的刚上幼儿园。也许是年龄相仿,大家平时相处得都挺融洽,尤其是各家的女主人,只要聚在一起,便无话不谈。所以哪家有个什么事儿,或者是夫妻吵架了,第二天整个楼道便都知道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0.
有的人,看一眼,会觉得他挺聪明;有的人,看来看去,都觉得他生来就与“聪明”二字无缘。但他并非不聪明,只是他的聪明被一种外在的傻劲掩盖着,你无法一下子看出来。这种聪明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智若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