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7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21.
杨周怀 《天风》1994,(1):44-44
为了帮助信徒了解《赞美诗(新编)》内名首诗的背景,中国基督教圣乐委员会请诸王神荫主教编写了这本书话。由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它按照400首的排例,逐首介绍有关材料,内容生动。此书32开本,共662页,40多万字,已于1993年11月份出版,由全国基督教两会发行组发行。平装本每本10元,精装本每本14元,铁路沿线城市购满100本以上,可享10%优惠。  相似文献   
122.
董存义 《天风》1994,(5):22-22
呼和浩特教会,有新建和修复两所较大的礼拜堂。1987年以来,得救的人数天天在增加。在此形势下,扩音机是不可少的,我们花了一千几百元买了两台扩音机(其中一台是多功能的)。但在效果上并不理想,使用时稍有不慎就出现故障,幸有退休技师吴广德弟兄擅长这门技术,能及时排除。吴弟兄总是在想:本教会的扩音机有故障他能及时排除,其它地方的聚会堂点如有类似问题岂不耽误主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3.
经学,即以儒家所崇奉的经典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严格地说,它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才开始起步的。到西汉末,还出现了经今、古文之学。此后,每一个统一的、统治时间又较长的朝代,无例外地都崇儒尊经,而且给以法典化。由满洲爱新觉罗氏建立的清朝。在经学史上虽属殿后,却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汉学(古文经学)、宋学、尤其是汉学的进展,趋于鼎盛;而且,被冷落了一千五百年的今文经学,又恢复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4.
《彖传》是易传各篇中成书最早的一部作品,也是易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 《易经》本是占筮之书,《周易》的哲理化而成为一部哲学著作始于《彖传》,易经卦爻象和卦爻辞之间本无必然联系,而《彖传》的作者为寻求其间的关联开始试图将六十四卦的内容予以逻辑化、体系化,这种逻辑化的企图和战国时代学术思潮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参见朱伯:《易学哲学史》上册,第2章,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相似文献   
125.
在儒学的思想体系或理论构成中,《易传》最显著的特色和价值,是它为儒学提供了一个比较周延的自然哲学的宇宙图景,弥补了孔子儒学的学术内容上的主要缺陷。《易传》的宇宙图景是通过解说八卦或六十四卦这个独特的逻辑框架而表述出来的,并且显然是感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这样三点:  相似文献   
126.
《佛教文化》1994,(1):50-51
此二图出自山西崇善寺珍藏之绢画《释迦世尊应化示迹》。明代的崇善寺,大雄宝殿外的长廊上,原绘有八十四幅《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及五十三幅《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真迹已于清代焚寺时燃尽。所幸的是,明代成化年间,有画师依原画临摹,成精工绢画,留存至今。画中服饰、背景、风俗均依汉制,与一般佛祖生平画全然不同。原画色彩用矿物质颜料绘制,历经五百余年,仍鲜艳如初,后世以“宝石画”称之。  相似文献   
127.
一、从“道”到“德” 在中国哲学里,其“道学”中的彻底经验主义的思想呈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走向:一是从道的形而上走向道的形而下,一是从道的外在性走向道的内在性。如果说从前者出发形成了“显微无间”的中国思辨传统的话,那么基于后者则产生了“道德合一”这一中国哲学特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8.
《中国穆斯林》1995,(S1):22-22
中国伊协六届二次常委会议关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决议(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一日通过)为了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大力宣传和贯彻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国伊协六届二次常委会议经过认真讨论、研究,完全同意《中国用协关于...  相似文献   
129.
李伟 《佛教文化》1996,(4):46-47
读《佛教文化》1996年第二期“当机者说”一栏主持寄语,谓“我们现在都说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可是一种根本不关心宗教文化的文化,或者说根本漠视现代宗教文化人文意味的文化,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深有同感,社会上确有这么一种观点,视佛教文化为正统学术文化未流或不入流之文化。笔者认为,持此观点的人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所致。不过,我们不必在意佛教文化在不在“人文”之列。因为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注重的应是佛教文化在现实社会中事功上的作用,而不是其名声的显现…  相似文献   
130.
已有研究表明死亡凸显会抑制自我面孔和自我参照记忆加工的自我优势,可是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索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注意瞬脱对抗效应及其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58名被试在经历不同的启动任务后,完成自我姓名、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的注意瞬脱任务。行为结果发现自我姓名识别正确率显著高于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表现出稳定的自我姓名加工的注意瞬脱对抗效应;电生理数据发现死亡启动后自我姓名诱发的P300波幅显著低于消极启动组和中性启动组,而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并不受启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共同表明死亡想法凸显会使个体将抑制自我加工(自我姓名、自我面孔和自我参照记忆)作为应对远端死亡焦虑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