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652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498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管子》含有丰富的修养思想,既有实践层面上针对不同人群的修养要求,又有形上层面的修养理论构建。在其产生意义,指导思想,保障措施,修养重点上均有不同于其他修养思想的理论特点。  相似文献   
962.
王华 《管子学刊》2010,(1):8-11
《管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一部子书,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才思想。它提出了一整套关于人才的培养、选拔、任用和激励等方面的措施和思想。对其包含的人才思想进行现代解读,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3.
易学史上对《太玄》与孟京易学关系的探究,受到两个有争议问题的影响:一是《易纬.稽览图》和孟京《易》的先后关系,一是《太玄》源于孟京《易》还是源于《易纬》。本文以《太玄》为基点,在尝试解决"争议"的基础上,具体探究《太玄》象数构建如何取于孟、京卦气说,其义理阐释又如何别于孟、京灾异说。  相似文献   
964.
《观》卦的祭祀内涵与儒家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卦卦爻辞记述的是古代祭祀的情景。在后来的学术流变中,儒家学者不断把自己的哲学思想附加进去,对这一祭祀活动做出种种合乎人伦哲理的解释和分析,从而使之成为儒家思想培育的沃土。这一理论阐释的发展变化过程,不仅体现了儒家哲学学术思想发展流变的理趣,更显示了儒家思想和宗教祭祀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65.
刘良模与《义勇军进行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华明  陈刚 《天风》2010,(8):52-53
<正>刘良模(1909—1988),浙江镇海人,著名爱国人士、基督徒。先后就读于沪江大学附中、沪江大学社会学系,1932年大学毕业。新中国成立后,刘良模与吴耀宗等40人联名发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公开信,发起了基督教三自(自治、自养、自传)革新运动。曾担任中国基督教三自  相似文献   
966.
《法音》2010,(1):6-7
<正>(2009年5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0年1月10日公布)第一条为了维护藏传佛教教职人员合法权益,规范藏传佛教教务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  相似文献   
967.
《法音》2010,(1):7-7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为了规范佛教教务管理,维护佛教教职人员合法权益,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  相似文献   
968.
石涛《画语录》思维高妙,关于一画的内涵,自20世纪40年代起我国学术界就争议不断。笔者认为一画论就是绘画之法,这个法是有与无的统一。整部《画语录》有九个章节明确谈具体的绘画技法,通篇又贯穿着无法的精神。宇宙是乾旋坤转的,我是独立唯一的,一画之法必为活法。石涛是着眼于活法性质来界定一画内涵的。整部《画语录》闪耀着不断创新、强调变化的艺术辩证法光辉。  相似文献   
969.
源于孔子的"无讼"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基本法律价值取向,对于晋商的商业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贾相通的价值观造就了晋商的耻讼心理,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决定了晋商惯于以非讼方式解决纠纷。晋商"无讼"现象的制度渊源在于明清时期以调解息讼为取向的纠纷解决机制,其组织渊源在于晋商的亲缘、地缘组织形态以及晋商严格的行规号规等。晋商"无讼"对于当今企业形成和谐商业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70.
任何翻译都是一种诠释行为。由于《论语》文本的开放性、概念的模糊性以及中外语言文化的差异,《论语》英译的诠释性更加突出。20世纪是《论语》翻译和研究的高潮期,出现了大量的英语译本。中外译者在《论语》英译中采用创造性翻译、现代性解读、哲学诠释、语言分析以及中西文化比较等多种诠释方法,既丰富了对《论语》和孔子的理解,也导致了对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利用和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