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2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83篇
  880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880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595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472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经学,即以儒家所崇奉的经典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严格地说,它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才开始起步的。到西汉末,还出现了经今、古文之学。此后,每一个统一的、统治时间又较长的朝代,无例外地都崇儒尊经,而且给以法典化。由满洲爱新觉罗氏建立的清朝。在经学史上虽属殿后,却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汉学(古文经学)、宋学、尤其是汉学的进展,趋于鼎盛;而且,被冷落了一千五百年的今文经学,又恢复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2.
《彖传》是易传各篇中成书最早的一部作品,也是易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 《易经》本是占筮之书,《周易》的哲理化而成为一部哲学著作始于《彖传》,易经卦爻象和卦爻辞之间本无必然联系,而《彖传》的作者为寻求其间的关联开始试图将六十四卦的内容予以逻辑化、体系化,这种逻辑化的企图和战国时代学术思潮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参见朱伯:《易学哲学史》上册,第2章,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相似文献   
113.
在儒学的思想体系或理论构成中,《易传》最显著的特色和价值,是它为儒学提供了一个比较周延的自然哲学的宇宙图景,弥补了孔子儒学的学术内容上的主要缺陷。《易传》的宇宙图景是通过解说八卦或六十四卦这个独特的逻辑框架而表述出来的,并且显然是感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这样三点:  相似文献   
114.
《佛教文化》1994,(1):50-51
此二图出自山西崇善寺珍藏之绢画《释迦世尊应化示迹》。明代的崇善寺,大雄宝殿外的长廊上,原绘有八十四幅《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及五十三幅《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真迹已于清代焚寺时燃尽。所幸的是,明代成化年间,有画师依原画临摹,成精工绢画,留存至今。画中服饰、背景、风俗均依汉制,与一般佛祖生平画全然不同。原画色彩用矿物质颜料绘制,历经五百余年,仍鲜艳如初,后世以“宝石画”称之。  相似文献   
115.
一、从“道”到“德” 在中国哲学里,其“道学”中的彻底经验主义的思想呈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走向:一是从道的形而上走向道的形而下,一是从道的外在性走向道的内在性。如果说从前者出发形成了“显微无间”的中国思辨传统的话,那么基于后者则产生了“道德合一”这一中国哲学特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6.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结构:一个验证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前期的理论研究,建构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六成分结构,并根据这个结构深入到中小学课堂进行现场观察与访谈,由此形成教师教学监控能力量表的初步项目,再经过嵲な浴⒊醪降南钅糠治鲇胄薅钪招纬闪勘怼H缓笠员本┦泻驼憬∪鸢彩械模矗常睹⊙Ы虓师为被试,进行正式测试,采用LISREL(V8.10)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嵱朐械牧蛩啬P拖啾龋淌萄Ъ嗫啬芰Φ母侠淼慕峁褂κ撬某煞纸峁梗肫渌蓫能的模型相比,四成分模型的GFI最高,为0.89,x2/df最小,为1.76。这四个成分分别是计划与准备、反馈与评价性、控制与调节性和课后反省性。  相似文献   
117.
李伟 《佛教文化》1996,(4):46-47
读《佛教文化》1996年第二期“当机者说”一栏主持寄语,谓“我们现在都说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可是一种根本不关心宗教文化的文化,或者说根本漠视现代宗教文化人文意味的文化,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深有同感,社会上确有这么一种观点,视佛教文化为正统学术文化未流或不入流之文化。笔者认为,持此观点的人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所致。不过,我们不必在意佛教文化在不在“人文”之列。因为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注重的应是佛教文化在现实社会中事功上的作用,而不是其名声的显现…  相似文献   
118.
同工     
朱仕权 《天风》1996,(5):28-30
本刊去年12期刊登专题讨论同工相处的问题,但觉言犹未尽,现在再刊出几篇文章。同心合意是教会兴旺的保证,是基督在世时恳切的代求。要做到同心合意取决于在神家中负责的同工。同工之间如何保守合一,处理好各种关系,不仅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更需要为之付出努力,去实践十字架舍己的教导。  相似文献   
119.
张策 《天风》1996,(1):35-36
目前,一些教会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形:证道者在台上神采飞扬、妙语如珠、口干舌燥,而台下呢,听众反应冷淡、无精打采,打瞌睡甚至熟睡有之,东张西望有之,低声嘀咕有之,来回走动有之。对此,证道者和听众也各说其理:证道者认为信徒信心不足,文化素质偏低,自觉性又不高;而听众却认为证道过深过长。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