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652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新出清华简以及相关传世文献的证据表明,《书序》的成书年代在公元前289年到公元前213年之间,它既不是孔子所作,也非刘歆等人伪作,而是这一时期的儒家后学托名孔子所作。  相似文献   
32.
33.
一在思想的极目之处,我光着头、光着脚丫,在一场如织的细雨中,漫无边际地行走、奔逐……二大地太辽阔了,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而一场雨的降临,又使它平添了缥缈、神秘、艨胧的意境,让人感到是走在一幅江南的  相似文献   
34.
楼下那只白猫有点波斯血统,眼睛是灰蓝色的,性情温和、冷静、从容。它喜欢蹲在楼道口的门檐上,我常常在下班回家时遇见它。那时,它蜷缩着,默默地瞅我一眼,就偏过脸去。但是,如果我在与它对视的时候目光不移,它也会一直瞅我,灰蓝色的眼球有点冷漠、深邃,但又有点悠闲,  相似文献   
35.
《中国道教》1995,(3):30-33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是在继承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主要是道家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正式创立教团算起,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道教的思想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交融为一体,但又具有自己的风骨与特色。犹如汪洋和大海。中国传统文化是浩瀚的大洋、道教文化则是这大洋中的一片辽阔的大海。  相似文献   
36.
盖叫天是中国当代著名京剧演员,是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的嫡系传人。有一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艺术指导兼导演崔嵬邀盖叫天出演戏剧电影《武松》的主角,艺术界与表演界的名家联袂,组成黄金搭档,大腕一出场,那水平自是了得。  相似文献   
37.
赶考的棉树     
汪亭 《思维与智慧》2011,(10):29-29
从小到大,我的兴趣一直非常广泛,性格也很要强。画画、书法、写作,必须样样出色才行,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38.
印顺法师的《修身之道》形成了对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系统看法。与传统儒家将三纲领视为由内向外的推展不同,印顺法师将三纲领视为由外而内的落实,与大乘"三心"相近;致知就是止于至善,如同佛教的"续善根"一样,其意义与佛教的正见相似,但远不如佛教的正见更为究竟、彻底和殊胜;格物是儒家致知的手段,不如佛教修得正见的方式来得真实;他对大学的诚意慎独非常欣赏,比之于佛法的戒学修行,但认为佛法的理论和方法也更有效率;正心就是定,孟子的"养气"就是定的一种境界;儒佛二家都以修身为本,儒家的修身,等于佛法的修慧,只有大乘佛法,才开显了究竟的修身之道;在印顺法师看来,儒佛二家都以利他作为出发点,但利他的方式则有区别。印顺法师的大学纲目是从佛教立场理解和审视儒家经典的范例。  相似文献   
39.
作为北京众多学佛小组中的一员,丹丹(昵称)这几天最高兴的事是一位师兄把一本印制精美、装帧上乘的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送她结缘。这本她早就想得到的法宝、同时也是北京无数学佛小组初学者的入门必读书,同其它很多学佛者心中的法宝一样,出自一个他们心中耳熟能详的地方——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  相似文献   
40.
心存美好     
我八岁那年的春天,家里那头小牛犊也近两岁了,长得还算健壮。母亲说,可以让它下田犁地了。 于是,在一个大清早,哥哥叫上村里两个有经验的叔叔,牵着家里的牛犊去地里“驯牛”了。我跟着去看,因为这头牛犊,平时都是我放看的,我对它有一定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