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652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伊斯兰伦理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从恩霖伊斯兰教有着极为高尚的伦理思想与道德规范,认真学习研究它的思想特点,对适应当前普及精神文明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目标与辨证的统一性”、“信仰与社会实践的统一性”、“继承传统与楷模作用的统一性”、“针对时弊与求...  相似文献   
102.
华严学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思潮,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首,被称为文殊师利菩萨①的道场。华严学因五台山而获得更广泛的流传,五台山因华严学而更著名于世。这篇短文,拟简要地谈谈华严学与五台山的关系。一《华严经》  相似文献   
103.
鲁迅与佛教     
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发生兴趣,有时甚至很浓厚,总是有一定缘故的。鲁迅对佛教产生兴趣,也不能例外。借用佛家的话来说,鲁迅与佛教发生关系,是有“因缘”的,然而这“因缘”却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治文学者,对佛学多所隔膜,治佛学者,又多对文学留意无多,这就使鲁迅与佛教的关系长时间不曾被人们加以应有的全面的考察。拙文试图在此方面作些尝试和努力。一鲁迅对佛教的接触是很早的,但开始研究佛学。则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一段时间内,至一九一四年而达到顶峰。查《鲁迅日记》  相似文献   
104.
王佳 《法音》2023,(5):28-32
毗卢派,全称金顶毗卢派或金鼎毗卢派,亦作毗陵派、毗卢宗,因尊奉毗卢遮那佛而得名,并带有一定密教特质,明末以来主要流传于东北、华北等地。其兴起,与《华严经》及毗卢佛信仰流行有关。以“毗卢寺”“毗卢庵”等命名的寺庙为数不少。华严宗将毗卢佛作为华藏世界教主。天台宗将毗卢佛视为法身佛,与卢舍那、释迦牟尼佛合称成法、报、化三身。密宗将毗卢佛作为无上本尊,名“大日如来”。  相似文献   
105.
从不同的角度疏解《庄子·逍遥游》一直是学界的热点。通过对《逍遥游》文本的细致疏解,拈出“无己”与“无用”这一对概念,进而考察每一个概念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庄子看来,“己”与“用”存在密切关系,有“己”才谈得上各种具体之“用”,从而产生功用和利害观念,最终将人引入“有待”的各类条件限制之中。因此,庄子希望消除一“己”之偏私,以至“无己”,以脱离条件限制之域,摆脱一切功利性具体之“用”,进入“无待”的“逍遥”之境,也即“无用之大用”。因此,“无己”是“无用”的基本前提。同时,由“无己”开启的“无用”又是庄子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的独特言辞,《逍遥游》以尧与许由对待天下和治天下的态度将这一点加以彰显,并最终由“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无为逍遥的道体意象将个体的自适其适和天下秩序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6.
《五台山研究》1990,(3):3-4
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它历史悠久、寺庙林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了加强对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开发和研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五台山研究会于1990年7月24日至28日在五台山栖贤阁宾馆举行了“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双方代表是:中方代表为,代表团团长、山西省社联主席。  相似文献   
107.
在河南准阳县城关回族镇,一提起回族社首马运生,人们便滔滔不绝地议论开了。马运生同志是1981年恢复清真寺时经全体穆斯林推荐担任清真寺社首的。几年来,又担任了寺管会委员和县伊协委员。从此,他也为清真寺落实房产政策、盖大殿等所做的奉献是无法计算的。为此,穆斯林们提到他都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好社首”。  相似文献   
108.
九月十五日下午,武当山雨霁云开。武当山道教协会90余名道众翘盼已久的“亚运之火”火炬终于从水电城丹江口市传上了道教胜地武当山。在武当山迎亚运圣火传来的日子,武当山道教协会为隆重举行“亚运之光”火炬的到来,分别在紫霄宫的龙虎殿、四方堂、父母殿门口悬挂着“热烈庆祝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亚运为国增荣誉,我为亚运添光彩”等巨大横幅,同时,在紫霄殿前悬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会旗、第十一届亚运会会旗和各种彩旗。身着蓝色道服,脚穿白色布袜,黑色圆口鞋的道士们,组成道教音乐队伍和迎接火炬的队伍,分别排列在紫霄殿门前两旁,成千的村民着装整齐,喜气洋洋,汇集在紫霄宫门前。  相似文献   
109.
燕国材 《心理学报》1993,26(4):94-101
该文较系统地论述了孟子的普通心理思想。主要问题是: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知虑心理思想,情欲心理思想,志意心理思想,智能心理思想,性习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110.
佛教思想意识与文艺创作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前者是如何作用于后者的?这种作用是自觉追求的还是潜移默化的?自觉追求应怎样去“追”?潜移默化应怎样来“化”?……即使不能像《天问》那样一口气问几百个问题,但在这方面值得思索之处还是很多的。如果对佛教历史思想文化一无所知,却奢谈创作佛教艺术,恐怕注定要抓襟见肘,非驴非马。不过,佛教文学艺术创作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思索尽可以思索,思索之后,更重要的是创作实践和创作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