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731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578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534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隋宜宏 《美与时代》2014,(10):94-94
在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一位其貌不扬的医生,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山村中忙碌,不论晴天雨天,严寒酷暑。由于山村地处山下,很多医生来到没有几天就走了,直到这位医生的出现,默默无闻地、不为名利地救死扶伤。在平凡中甘于奉献。整租图片运用了远、全、中、近、特的景别。“远取其势”使得画面宽广、宏大。更加使读者一目了然的看到山村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在暴雨将要来临的天气,医生提着医药箱。真实了人物全部动作,并与环境得到很好的联系,使得全景淋淋尽职的表现出来,医生那种急切的步伐与背景黑压压的乌云得到了相呼应。更好的表现一生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奉献无关天气、无关时间、无关地点。  相似文献   
302.
吕倩倩 《美与时代》2014,(11):25-25
通过对《园冶》卷三中的铺地篇进行研究,对《园冶》的铺地理论进行阐释,并提炼其现实价值,其所阐述的园林铺装设计理论与经验不仅对研究古典园林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当前我国景观设计中的铺装实践,同样具有极强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03.
郜喆 《现代哲学》2023,(3):133-140
两汉时期,《春秋》被视为孔子所作的“一王之法”,是学术与政治的核心。“三统”是《春秋》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滥觞于西汉初期董仲舒的“三统说”,影响到西汉中期以眭弘为代表的革命思潮。西汉末年,刘歆将“三统说”改易为“三统术”的历法技术,并引入五行相生说,论证了新莽及东汉王朝的历史正当性。从“三统说”到“三统术”的变化,昭示了西汉“三统”理论的转折。  相似文献   
304.
“朱、王之争”无疑是明清之际多元学术思潮中的显题和主线。“王学护法”毛奇龄积极介入和回应此全国性学术议题,成为转移一世学风的学者。而缘于朱、王之争总在《大学》一书,故由毛奇龄用力最勤、用心最笃、体例多样、诠释独到的《大学》注本切入,最能极致地显豁经典诠释与明清之际“朱、王之争”这一学术思潮的生成与互动。毛奇龄的《大学》诠释从文本和义理两面介入“朱、王之争”,以拒斥朱子改本、提揭“诚意”地位和重释“知行合一”为旨趣,显豁出逆时代主流思潮“由王返朱”而动的“尊王斥朱”的鲜明特质,相应地涵具丰富而典范的学术史意义:一是更新和挺立日益衰败的阳明心学,推动心学从脱略经典、一任本心向经典主义转进;二是拔擢方兴未艾的汉学,既纠补凌虚蹈空的阳明心学,亦为乾嘉汉学的崛起起到开山之功。毛奇龄的《大学》诠释不仅展现出由经典诠释重构思想义理的“依经立言”之学术传统,也映照出时代思潮“朱、王之争”在经典诠释中的应用和落实,成为推究明清之际王学阵营应对“朱、王之争”学术思潮的典范个案。  相似文献   
305.
杨氏是自明嘉靖以降繁衍于西北民族地区,并从清前期即使用全真龙门派字的地方在家道士家族,其法脉传承以家族内的父子相传为主,兼及师徒授受;经过数百年的传衍,现已流变为被称为“阴阳先生”的仪式专家,在当地社会生活与民间信仰仪式活动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杨氏身份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道教在民族地区演进变迁所呈现出世俗化、民间化与本土化的一个表征和缩影。  相似文献   
306.
葛文峰 《孔子研究》2023,(5):134-144+160
1822年至1922年的一百年,是欧洲不断对《论语》进行典藏与研究的时期。英、法、德以及梵蒂冈等欧洲国家的至少18种早期汉籍书目对《论语》进行了著录。这些汉籍藏书书目与研究书目对《论语》著录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著录作者、版本及解题、内容提要,后者侧重著录成书过程、译本版本、思想内容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这为《论语》在欧洲的早期传播提供了文献检索与研读指南,也标志着西方儒学研究逐步步入正轨,为《论语》世界意义的生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7.
无产阶级要求什么样的国家,这是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的重要议题。资本主义国家以资产阶级社会为根基,它同无产阶级要求的国家存在着本质区别。从现代国家到国家完全消亡的历史演进过程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非政治国家”或“(半资产阶级)国家”、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自由人联合体”四个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以彻底打碎传统国家机器为首要条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是推动实现人的解放的政治形式。“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在狭义上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非政治国家”的制度形式,在广义上还包括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制度形式。《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现代国家观,对于我们准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继承性和超越性、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历史方位和制度特征,以及充分发挥现代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所有制上的优势特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8.
对唐代画家李昭道所作的《春山行旅图》的绘制年代进行研究,以发掘画者在临摹、仿造中融入的时代特征和个人作画习惯,对了解明代版画与山水画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道教仙山图式的表现有着极大意义,能够为探究明代绘画的时代风格起到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309.
郭熙是北宋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他的山水画论基于儒家文化,同时蕴含了明显的道家思想,道家文化色彩极为显著。通过探究《林泉高致》中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绘画理论,将郭熙提出的“林泉之心”审美心胸命题、“三远”创作手法以及“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山水画价值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分析其思想理论源头,阐述郭熙美学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联系,并试图挖掘以山水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所体现的深层意蕴,让当代人更好地理解传统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310.
“美,无处不在”,审美活动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发生。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身边发生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使人们体验到美的喜悦。因此,从内容、艺术表现手法、构图形式等方面探讨《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美,以更好地挖掘其对当代绘画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