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45篇
  995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827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532篇
  2009年   541篇
  2008年   595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一、从“道”到“德” 在中国哲学里,其“道学”中的彻底经验主义的思想呈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走向:一是从道的形而上走向道的形而下,一是从道的外在性走向道的内在性。如果说从前者出发形成了“显微无间”的中国思辨传统的话,那么基于后者则产生了“道德合一”这一中国哲学特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2.
李伟 《佛教文化》1996,(4):46-47
读《佛教文化》1996年第二期“当机者说”一栏主持寄语,谓“我们现在都说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可是一种根本不关心宗教文化的文化,或者说根本漠视现代宗教文化人文意味的文化,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深有同感,社会上确有这么一种观点,视佛教文化为正统学术文化未流或不入流之文化。笔者认为,持此观点的人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所致。不过,我们不必在意佛教文化在不在“人文”之列。因为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注重的应是佛教文化在现实社会中事功上的作用,而不是其名声的显现…  相似文献   
123.
金辉 《天风》1996,(12):19-20
我们是海林市基督教会的信徒,我们教会自从建立以来,已送走了15个春秋。在刚建立教会的时候,只有6个人的聚会,现在每到主日有600多人的聚会。我们弟兄姊妹虽蒙神的恩典和带领,但所做的一切,离神公义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主耶稣教导我们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相似文献   
124.
朴桂峰 《天风》1996,(10):39-40
也许,有人会这样想:大海如果永远是平静的那该有多好——天空有云彩,海面也有云彩;天空有星河,海上也有星星闪亮。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当清晨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红彤彤的太阳将海天连成一片灿烂的世界,那景色是多么壮观!是的,宁静的海是很美,船行驶在这样的海面很省力很安全。可是,朋友你想过没有,一个没有惊涛骇浪的大海不能繁衍生命,会使海中所有的生物因缺氧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125.
江山  蒯茂清 《天风》1996,(5):30-31
前不久,我们出差到某市,住下来后就去了那里的教堂,在那里听到和见到了不少令人吃惊的事情。这所教会是双日进行崇拜的,即真耶稣教会守安息日和长老会守礼拜日。谁知他们各自的教派观念十分强烈,彼此势不两立,水火不融。安息日和主日他们各讲各的道,相互不能接纳,信徒之间不能也不愿彼此代祷告。  相似文献   
126.
张策 《天风》1996,(1):35-36
目前,一些教会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形:证道者在台上神采飞扬、妙语如珠、口干舌燥,而台下呢,听众反应冷淡、无精打采,打瞌睡甚至熟睡有之,东张西望有之,低声嘀咕有之,来回走动有之。对此,证道者和听众也各说其理:证道者认为信徒信心不足,文化素质偏低,自觉性又不高;而听众却认为证道过深过长。  相似文献   
127.
1991年3月6日,一代名尼通愿法师辞世。初闻通愿法师之名,确曾有过孤陋惶恐的感觉,其传奇的身世与淡泊的一生常令人思无所依,欲说还休。通愿法师俗姓翟,名尧臣,世居山东。祖上并不富裕,其祖父曾以钉鞋为业,膝下子女八人,风雨飘摇,嗷嗷待哺。因山东土地贫瘠,只好拖儿带女,来到黑龙江双城县。其父为长子,名文选,字羲人。自幼聪颖好学,常于砍柴卖菜贴补家用之暇,在本地白财主家的私塾窗外听讲,后为教师周先生发现,见其悟性颇高,孺子可教,便以自己的薪金来供其上学。翟文选果然不负众望,勤苦求学,考中举人。袁世凯时为议员。因不满其窃国专权行为,  相似文献   
128.
伊斯兰教的大净和小净,是根据主命、圣行规定的洁身方法,这种方法的来历源远流长。自真主允纳了人类始祖阿丹夫妇违禁食用麦果的悔罪之后,便责令他们洗面、洗手、洗脚和抹头,并由此规定了穆斯林作净千古不易的基本法则。其中“三洗一抹”四项主命,足以唤起人类对阿丹夫妇违禁行为的反思。由于阿丹在接近禁树时。  相似文献   
129.
麦克莱伦和罗森否认了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原创性,认为开篇与宗教相关的表述是在抄袭鲍威尔,这一说法是对马克思的极大贬低,也是未能充分理解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宗教批判思想的表现。鲍威尔的宗教批判从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展开,忽视群众的重要地位,他极力反对阶级斗争的做法实际上是为普鲁士反动统治服务。甚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都被鲍威尔看作是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原则,他的宗教批判观点体现出鲜明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马克思在《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中都对鲍威尔的宗教观进行了超越,呈现出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迹象,将犹太人问题的解决同实现人的解放相关联。他充分认识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明确提出向德国制度开火的口号,表现出对德国思辨法哲学和国家哲学的不满。马克思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写作安排和实践活动,其语言表达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的呈现,并非跟在鲍威尔身后亦步亦趋。  相似文献   
130.
本文深入分析了船山哲学中“气”“质”的关系与“气质之性”的意义。论文指出 ,船山反对使用“性在气质中”的讲法 ,而始终主张的是“气质中之性”的提法。“性在气质中”和“气质中之性”的区别 ,在一定意义上正如“哲学在中国”和“中国的哲学”的区别一样。这一点最鲜明地体现了船山与朱子理气观念上的最基本的分别 ,这也是明代中后期思想的共识 ,体现了在经历明中期以来的在“理”的理解方面的“去实体化”的转向以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