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3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47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1193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1034篇
  2011年   1467篇
  2010年   1049篇
  2009年   1067篇
  2008年   1066篇
  2007年   733篇
  2006年   722篇
  2005年   729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704篇
  2001年   595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398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工笔人物画的精髓——传神写意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以粹概全,似乎是在不经意中抓住和表现事物的特征,不做作而有天趣,超越表面的模拟,达到"传神写意"的境界.我国古代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具有这个特色.  相似文献   
62.
兰州年年都要下几场秋雨,今年的秋,给了太多的关爱,连着下了几天。临窗伫立,看着外面的物事,听秋雨滴滴答答的下着,空气中不见有香味,却也没有让人讨厌的酶气,只觉缕缕清爽迎面而来,说不清到底是天恩下颁,还是人情感动。秋雨就这样了无声息地来了,不经意间的凉,把山染了色,把地  相似文献   
63.
新出清华简以及相关传世文献的证据表明,《书序》的成书年代在公元前289年到公元前213年之间,它既不是孔子所作,也非刘歆等人伪作,而是这一时期的儒家后学托名孔子所作。  相似文献   
64.
65.
最好的比较哲学不仅是(狭义上的或描述性含义上的)比较.根据近来在《两条通往智慧之路?--论中国哲学和分析哲学传统》这一文集中提出的三种看法,它(即创造性的比较哲学)应当致力于"整合"、"挑战"或"探求真理".  相似文献   
66.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卡、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凤林、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熊铁基等14位嘉宾做主题发言。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龙虎山道教协会副会长曾广亮主持了本场分论坛,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吕锡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魏德东对发言进行了点评。倡议启动《中华道藏》续修工程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卡  相似文献   
67.
【本刊讯】以以色列海法阿赫迈底亚穆斯林社区埃米尔穆罕默德.谢里夫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于2012年4月20日拜访中国伊协,受到了陈广元会长的热情接待,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会谈。陈会长首先向穆罕默德.谢里夫阁下一行表示欢迎,并向客人介绍了我国穆斯林的基本情况。穆罕默德.谢里夫在介绍了以色列穆斯林的有关情况后表示,  相似文献   
68.
早在1925年8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邀请包括回族在内的各族代表参加,共商民族教育大计。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成为陶行知推行"平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陶行知与中国伊斯兰教界真正较深入的接触,或许是在30年代初的南京。1932年,南京回族富商、慈善家陈经畲将陶行知创办的和平门小学复办,扩大为南京和平门清真小学,并聘请陶行知为名誉校长。  相似文献   
69.
老舍先生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很强的北京韵味。1930年5月,老舍辞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一职返回北京,暂时居住在朋友白涤洲教授的家。北京当时很有影响的文艺团体——“笑社”获悉消息后,当即委派作家陈逸飞登门造访,正巧老舍正在午睡,陈逸飞不忍打扰,就留下一信,希望老舍能担当“笑王”一角。第二天,陈逸飞就收到老舍的回信——“辞王启”,内容是“逸飞先生:您来,正赶上我由津回来大睡午觉,该  相似文献   
70.
一、在中国了解伊斯兰教我是一个汉族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慢慢接触到了一些伊斯兰教的文化。首先是在家庭中,我外公三弟的妻子,我的三外婆是穆斯林。她是一个静默而自信的回族女人,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女性。她一生勤奋刻苦,贤惠慈祥,深得同事和亲友的爱戴。在我1995年读大学后,三外婆推荐我看了一本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这本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缠绵悱恻的情感让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