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张丽丽 《天风》2003,(10):8-9
人们要想使用一根草,只需轻轻地把它从土地里拔出,或洗或不洗便可投入使用,即便再细致的工作,也不需要花费多少心思,顷刻之间就完成了。  相似文献   
62.
池田大作“创造价值”的幸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田大作认为人生对“幸福”的追求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把人生的“幸福”与“成佛”、“创造价值”联系为一体,这是池田之人生观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63.
辛竹 《科学与无神论》2009,(2):F0003-F0003
人们常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事实上,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在眼睛时空可及的范围内是正确的。但因为人的肉眼所见往往会发生错觉,从科学检验的角度,眼见未必为实。魔术师所展示的各种“超人”的能力,就是利用这一点,给人们带来刺激与欢乐。  相似文献   
64.
扬雄政治上主张改革,价值上维护天人相应正统核心话题,率先批判谶纬神学,批判经学神秘化。他模拟《周易》、《论语》,撰《太玄》、《法言》,建构太玄哲学体系,以维护孔孟正统。他借天命以明人为,托圣训以砭时政,试图化解西汉末年政治和价值危机。化解政治危机的要旨是身正而政正,立身就是修养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格。道、德、仁、义、礼是人身所具有的天性,不能丧失,具此五者,才会实行仁政德治。在人性论上,他试图圆融孟子与荀子的善恶论,而提出"善恶混"的主张,打破了人生来就善就恶的束缚,提出人人在人性善恶面前都可以获得成善成恶的机遇和平等权力,这是化解社会政治、价值危机的人性基础。太玄哲学与《周易》以一分为二思维方式展开世界图式不同,而以天、地、人三才的三分法开出世界图式,建构了玄、方、州、部、家、赞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65.
少很多人都知道:音乐教育是开启人类智能的一把重要钥匙。中外不少著名的科学家就个人做出的科学成就体会到: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音乐的形象思维对科学的逻辑思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个健全而完美的创造思维过程必然是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从美国的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我们可以得到对“创新教育”的启示。奥尔夫教学法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演唱、演奏、表演等)做大量的“即兴”创作,他不要求单独的模仿,而是师生共同进行艺术创造: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包括体态律动、  相似文献   
66.
沃伦·哈定是一个喜欢说“是”的人,而克利夫兰则是一个喜欢说“不”的人,他们两人虽然性格迥异,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的奋斗方式,最终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  相似文献   
67.
魏晋时期,儒学陷入颓废状态,而佛道思想大兴。浓郁的佛道思想崇尚自然而率性洒脱,在其影响之下,山水画虽然得以出现却并没有取得迅速大发展,而且,六朝末期直到隋朝初期其发展一度陷入停滞。佛道人物画有所成就,在人物画中却并未形成主导。"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可见,即便是在崇尚佛道的魏晋时期,画学思想体现的依然是"劝诫、教化"的儒家思想,这在人物画中体现得尤为显著。可见,儒家思想在传统绘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对联     
《天风》1996,(1):3-3
十架宝血洗成圣洁基督荣光领进天堂 王恩浩荡(高成义)真神若语诚可贵救王洪恩价更高(周道文)天降恩雨润五谷主赐福音救万民(徐苏)迎新春尸户平安蒙王爱辞旧劣家家幸福靠神恩(潘天辅)对联  相似文献   
69.
在近代孔子研究史上,顾颉刚的"孔子变迁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论点。所谓"孔子变迁论",一言以蔽之,即"各时代有各时代的孔子"。顾颉刚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论点,不仅在于其从前人如梁启超、李大钊、钱玄同的相关论述中得到了一定的启发,更在于其自觉地运用了近代的史学方法——"历史演进的方法"。是故,此论提出来之后,便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于今来看,这一"孔子变迁论"在孔子研究乃至诸子研究上仍然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0.
对伦理道德秩序的维护乃儒学之要务,所以即使在“自由意志”词汇缺席的情况下,儒家也必须明确何为恶之根源,以说明判定究责对象时的根据与标准。新儒家以气质论人之恶的成因,但是该诠释路径会使决定性因素从人自身转移到外在影响力上,导致责任主体认定的困难。在此诠释路径中,人的善恶形态被困于儒学本心良知的伦理道德规范性含义里。孟子本心良知说中存在一类通过自我取舍而形成的恶的主体,这类恶的主体所据并非本心良知具有的知善规范性,而是以能力层面能善的普遍性作为其产生的逻辑基础。从心性上溯源恶才能突破本心良知在知善的规定性上对恶之于人的属己性的遮蔽,以此明确善与恶皆是人自己的善恶,如此伦理究责才不会陷入主体判定的困难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