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洪书永 《天风》2012,(4):62-62
江西圣经学校于2012年3月8日晚上,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欢迎第22期教牧进修班新生,在学校四楼大教室举行了“爱在幸福校园”的文艺晚会。晚会由校学生会筹办并主持。晚会节目丰富,增进了同学问的团契友爱。  相似文献   
92.
“多少”概念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量判定任务,分别用2~30和5~100范围内点子图为刺激,研究个体“多”和“少”概念的发展。结果发现:在5~100点子条件下,随年龄的增长,个体“多”概念的判断值、“少”概念的判断值、“多”“少”概念的临界值均显著增大;7~9岁是个体“多少”概念发展的转折期;个体对“多少”概念的认知具有相对性;在本实验的两种条件下,随年龄增长,个体“多”概念的判断值、“少”概念的判断值、“多”“少”概念的临界值逐渐趋于刺激点子数最大值的2/3、1/3、1/2,“多”概念与“少”概念判断的不确定距离逐渐趋于刺激点子数最大变化范围的1/3或略小于1/3。  相似文献   
93.
萧剑出生于军人世家,祖父是一位将军,父母、叔叔、姑姑都是军人,他从小就住在军营,周围也都是军人。他的父亲身材高大,母亲干练、漂亮.受长辈的影响,又长期在军人的生活圈子中耳濡目染,使萧剑还在孩提时就显露出刚毅、倔强的性格.他思维敏捷,性格奔放,深受祖父的赏识.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成绩优秀,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转眼上了高中,他已成为一名男子汉了。他综合了父母外表的优点,一米八五的个儿,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他是班长,又是团支部书记,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他不但在男生中有人缘,又深受女生的喜爱,他好几次收到了女生的纸条,虽然很理智地妥善处理——置之不理,但心里总能美上几天。  相似文献   
94.
田峰 《管子学刊》2013,(3):98-103
人类最初的“审稿”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审稿”主要是一种政治活动,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学术意义。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欧洲近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学术期刊应运而生,审稿活动的目的发生了根本变化,“同行评议”制度被引入稿件审查中,形成了现代学术期刊审稿制度——同行审稿制度,并且迅速被国际学术期刊界普遍采用。我国学术期刊审稿制度经历了从具有浓重行政色彩的编辑部内部的“三级审稿制”到包含同行审稿的、开放的“三级审稿制”的变化,目前,这种包含同行审稿的“三级审稿制”已经被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所采用。  相似文献   
95.
唐艺 《管子学刊》2013,(4):40-45
《诗经·齐风》是采自民间的歌谣,必然反映齐国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如旧儒所解,完全是为了刺国君、刺时、刺衰……。本文从《齐风》产生的文化背景及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分析,力求以新的角度看待作为齐文化载体的《齐风》。  相似文献   
96.
田野 《思维与智慧》2013,(12):59-59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可以说是风度翩翩,魅力四射。别说朝野上下、诸国藩王,就连亚洲、欧洲等地的国君也成为唐太宗的“粉丝”,对其寿听计从。然而唐太宗之所以有风度,这是因为他具有一种非凡的气度。  相似文献   
97.
从“呼喊派”蜕变而成的“全能神”,是当前大肆冒用基督教的名义、以“类基督教”面目出现的极端邪教组织。本文结合当前“呼喊派”、“全能神”活动及其防范处置,对这二大“类基督教”的组织、教义、变异、危害等进行全面辨析,明确提出必须政治、宗教与社会三大稳定一体推进,加强防范“类基督教”邪教蜕变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8.
齐国《韶》乐,是我国古代乐苑中的一束奇葩,它展示了上古乐舞的突出成就。本文就齐《韶》的形成与发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并对其演奏形式,表演顺序及风格,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
关于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热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高人民法院于 2 0 0 2年 4月 1日起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四条第八项明确规定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与《民事诉讼法》中“谁主张谁举证”的方式正好相反 ,即一方当事人提出主张而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称为“举证责任倒置”。这就意味着在我国医疗侵权的诉讼中 ,如果医疗机构不能举证该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法院将依法推定医疗行为有过错 ,或推定该医疗行为是造成损害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0.
智力研究发展到现在,正在进行着一场认知革命,但无论智力研究采用何种方法和理论,都只能是间接研究。所以在《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模型》一书中出现了“木筏”这一比喻。通过对“木筏”比喻的分析可以看出,跨越智力之河中的“木筏”是智力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比喻可以使我们明确一点:真正的智力在彼岸,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只能对其进行间接研究,而“木筏”代表的智力理论、方法和技术则是一种研究智力的手段,虽然“木筏”不是智力,但他们能起中介作用,通过这些“木筏”我们正在一次次接近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