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成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77-178
被笑恐惧、被笑愉悦和笑他愉悦是三种不同的个体差异。被笑恐惧指个体在害怕被嘲笑而产生的恐惧上的差异,被笑愉悦指个体由于被别人嘲笑而产生的愉悦上的差异,笑他愉悦指个体因嘲笑他人而产生的愉悦上的差异。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大五”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PhoPhikat(修订中文版)为测量工具对武汉市4所高校的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考察大学生与笑有关的三种个体差异与其与“大五”人格特征的关系。差异分析表明(1)被笑恐惧,被笑愉悦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笑他愉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被笑恐惧与“大五”人格中神经质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外倾性,友善性,严谨性存在显著负相关(3)笑他愉悦与“大五”人格中神经质性和友善性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2.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年轻家长把孩子托管父母或亲属,甚至让儿童自己在家就学,在农村出现远离父母的就学一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学习状况如何呢?这是当前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一)学习成绩普遍不佳,由于临时托管,特别是隔代托管,监护人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同时由于巨大的升学压力,学校老师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所谓的“优等生”上,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关心不多,故使留守儿童学习成绩长时间提不上来,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相似文献   
73.
一、开足开好规定课程,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我校充分利用“校本培训”的机会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足并力争开好规定的课程,且通过值日行政的日常督查,对照课表,严防语文、数学教师随意挤占挪用其他综合学科的课程时间,为真正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环境描写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篇小说的成败。现实主义大师鲁迅先生对于“应环境而产生的”文学作品的环境因素是十分重视的,在他的多篇小说中,景物描写都非常成功。在《祝福》中通过“雪”所创造出来的气氛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在整个故事的进程中,作者总共五次提到了雪。  相似文献   
75.
李彬 《四川心理科学》2014,(21):128-128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遇到部分对学习数学兴趣不浓,甚至对数学产生厌倦和恐惧情绪的学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困生”。学困生又称学业不良的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学习困难而达不到规定的学习要求的学生。其特点为:①学习成绩长期而稳定地达不到规定要求;②身心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③造成的学困原因不同,但学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潜能,通过干预或辅导是可以转化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成因,采取有效措施,使学困生得到转化。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  相似文献   
76.
探究体验在这里特指引导探究体验,是指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或自己搜集的)材料,根据某种观点或理论,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用“再发现”的方式去学习和掌握知识获得感悟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实际也是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发散式思维发展到聚合时思维、常规思维向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7.
高中毕业后,我去省城一所电脑学校学习,想掌握一技之长,找份既体面又有发展潜力的工作。毕业后,我被推荐到学校驻广州办事处,于是,我怀揣着梦想,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开始了我的打工征程。  相似文献   
78.
曾读过一个名为《满了吗》的故事,说的是有个徒弟学艺三年,认为自己技艺在手可以出师了,于是便向师父提出请求。师父未回答,而是拿出一只装满石子的碗,问徒弟:“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抓了一些沙子撒进碗里,问:“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在碗里撒上石灰,仍没有溢出,再问:“满了吗?”徒弟点了点头说:“满了!”师父又向碗里倒入一些水,问:“满了吗?”  相似文献   
79.
轻装在世     
“八大山人”朱耷是位苦僧。明末清初,年方十九的他遭遇国破、父亡、妻故之恸。为存续自己,他奉母带弟“出家”,至奉新县耕香寺,隐姓埋名削发为僧,改名“雪个”。遁迹空门后,八大山人潜心习画,笔墨少许,自然写意。  相似文献   
80.
晨阳 《思维与智慧》2014,(12):12-13
梁晓声说她的语言里有一种“脱口秀”的风格,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泰晤士报》说她是一位不凡的女作家,一个令人惊奇的故事;而她自己却说,她是一个极端自由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