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当改革开放进入深层次阶段,以江泽民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适时地对中国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的总结,从而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了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走强国之路的理论武器。不仅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而且是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归根结蒂,就是真正体现出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12.
论“是”的哲学用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以希腊语和拉丁语为基础的西方哲学的关键句式“X是”,采取与传统的“存在”理解不同的解读途径,从系词“是”的哲学用法入手进行重新理解。这样理解至少有两个理由:一是因为西方本体论哲学中许多深不可测的问题,都可以从普通系词“是”的哲学用法中获得合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3.
心理学的常识存在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宁  葛鲁嘉 《心理科学》2003,26(6):1138-1139
心理学的发展长期停留在理论水平和实证水平上 ,尤其重现实证水平上。心理学在实证水平上解决了客观经验的素材问题 ,强调技术 ,手段 ,突出研究方法的中心地位 ,因而实证心理学的研究缺乏现实性。理论心理学则强调形而上学的原则和概念的合理性与一致性 ,在科学层面上完成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心理学在实证水平上更多地是发展了研究技术与手段 ,完成了心理学在方法上的进步与发展 ,这也是主流心理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在理论层面上 ,心理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科建设与学科统一性 ,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概念和范畴上。心理学在实证水平与理论水平上…  相似文献   
114.
对善恶问题体验的尖锐程度就是对恶的体验的尖锐程度,因为善自身不能提供体验的尖锐性。作为关注善的学问的伦理学竟然不能说明自身的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法律来自于恶,而又揭露和限制恶,却无法战胜它。甚至在揭露恶的时候,其自身又蜕变成了恶,这又是一个悖论。作为正义象征的法律何以会走向恶呢?带着这一系列疑问,我拜读了李建华教授的新《法律伦理学》。  相似文献   
115.
临床思维的独自体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 ,我来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 ,转眼已近 8年。现在 ,把我工作中的独到之处汇报一下 ,权作抛砖引玉之用。如果大家能因此受到一点小小的启发 ,我就心满意足了。1 思维训练的成果工作多年的医师 ,临床经验很丰富 ,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常规思维方法 ,依靠这种常规的临床思维方法 ,处理常见的疾病 ,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正是这种常规的思维方法 ,限制了自己思维的开发 ,以至于自己很难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医师认识不到这些 ,更谈不上突破自己陈旧的常规思维框架。多年来 ,我努力加强思维的训练 ,阅读大量的思维训练方面的书籍…  相似文献   
116.
"辨证论治"原则在疗效评判上的理论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也是中医诊疗体系的一大特点。与西医比较而言 ,在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这三种手段中 ,中医比较重视辨证论治。“证”是一个介于“病”与“症”之间的概念 ,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自医圣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确立了此原则后 ,二千多年来 ,历代名医均奉之为上法 ,遵之不移。实践也证明 ,“辨证论治”原则以其具体、灵活操作等优点的确在临床诊疗疾病中发挥出不可磨灭的作用 ,那些传颂千古的名医验案无不是以此为大法。在中医自身的理论体系中 ,此原则历经几千年…  相似文献   
117.
任重 《管子学刊》2003,(2):89-90
《国策·秦三》与《史记·范睢列传》都记述了范睢入秦游说昭王一事:范睢冒着极大风险,对昭王力陈秦廷中“四贵”专权乱政的事实,分析其危害性,使昭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痛下决心铲除了“四贵”集团,改用范睢为相,最终成就了帝业。  相似文献   
118.
唐思鹏 《法音》2003,(10):48-49
本刊讯在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大语系的佛教代表怀着激动的心情,聚首北京隆重纪念中国佛教协会成立50周年之际,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于9月24日—25日在前门饭店召开。会长一诚,副会长圣辉、刀述仁、多吉扎·江白洛桑、策墨林·单增赤列、香根·巴登多吉、明学、加羊加措、刘炳森、珠康·土登克珠、根通、戒忍、永寿、永信、明生、都龙庄、觉醒,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昌明、新成、惟贤,副秘书长那仓·向巴昂翁、怀善、丛铭、蘧俊忠、陈文尧、照诚等领导和250多位理事出席会议,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徐远杰司长莅会致贺,并作重要讲话。在哈…  相似文献   
119.
心皓 《法音》2003,(5):40-41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有着庞大的僧团组织,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需要,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戒律和生活制度。佛教僧团在饮食方面,基本上沿袭了当时印度出家隐修者的习惯,实行托钵乞食制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民俗风情,中国僧人食物的来源、饮食形式与内容,就形成了另一番风貌。寺院除严格素食外,还根据有关戒律制定了相应的用斋过堂仪轨,这已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过堂”,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便,在僧伽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日早晨和午前,当云…  相似文献   
120.
一诚 《法音》2003,(6):3-4
入春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非典型肺炎,广东、北京、山西、内蒙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等地的疫情尤为严重。从全世界来说,发现“非典”和疑似“非典”患者的国家和地区多达31个,非典型肺炎患者累计8200多人,有740多名非典患者死亡。显然,非典型肺炎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出现的第一个全球性重大疫情,它给地球村公民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作为一个年近八旬的中国佛教徒,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对人类出现的这一空前灾难深感痛心,时时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并不断思考着非典型肺炎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