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棋悟     
爱下象棋,久了,有些感悟。 都是圆木坨坨,标上不同的符号,便有了不同的身份。写上“车”,便能横冲直闯;写上“帅”,便可雄踞九宫;标上“仕”,只能围着主人打转转;刻上“兵”,只能舍生取义,在前沿混战中最先献身。这也许就是史铁生所说的,“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272.
273.
有时,“无”比“有”更有韵味,比如这首小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没见到人,却使读者的想象云海茫茫,无边无际,深得“远龙无瓜”之妙。  相似文献   
274.
自从陈撄宁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作《〈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以来,该《歌》得到了广泛传播,为众多内丹修炼者和气功爱好者所熟知。笔者曾撰文指出,前贤关于《灵源大道歌》不见于明《道藏》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明《正统道藏》所收董漌醇编《群仙要语纂集》卷下载有《文逸曹仙姑大道歌》,内容与陈撄宁先生所注解的《灵源大道歌》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75.
论道德冷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体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道德冷漠是一种"平庸的恶",其出现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抑制机制受损,因而缺乏与恶作斗争的自觉意识。道德冷漠本质上是一个如何看待他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6.
关于“职业医闹”现象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疗纠纷中患方放弃法律途径而选择雇请“职业医闹”的非法律途径维权的现象日益普遍,严重扰乱了医疗秩序,进一步激化了医患矛盾。鉴于此,拟通过从法律层面上深入分析“职业医闹”产生的根本原因,积极寻求根治“职业医闹”的法律对策,以让患方维权回归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277.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五台山林业和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据五台山区政府2005年报道:景区总面积56.4万亩,现有森林面积2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文革”前的9.6%,增加到现在的35.7%左右,草地面积达到48.2%左右,基本改变和控制了解放前遭到破坏的水土流  相似文献   
278.
随着我国人文社会医学研究的深入,本刊在发表这些成果和交流讨论中,逐渐形成了“专题讨论”栏目,并先后就“医患关系”、“知情同意”、“安乐死”、“艾滋病的防治”、“农村合作医疗”等发表了许多系列文章。专题讨论的特点是将内容相近的文章集中在一起,以专题讨论的形式集中发表,为读者就某一问题提供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研究的深入,因而受到作者和读者的欢迎。为此,我们决定下工夫进一步办好“专题讨论”这一栏目。  相似文献   
279.
万国鼠疫研究会与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0年末,西伯利亚发生肺鼠疫,传人我国满洲里,沿东清铁路扩散到哈尔滨,蔓延东三省,波及关内。酿成瘟疫爆发流行,几乎重演了中世纪欧洲“黑死病”的惨祸。时任天津陆军医学堂副监督的伍连德博士临危受命,前往哈尔滨组织领导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280.
儒家人文主义生态伦理思想,包括“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精神旨归、“民,吾同胞也;物,吾与也”的文化关怀以及“取物限量,取物以时”的道德规范。以科学的理性精神实现对儒家生态伦理的现代回应,无疑对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生态伦理有重要的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