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3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39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随着我国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受到外界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的吸引,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走出校门去认识和接触社会,这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又一亮点。本文利用自然科学的原理对此作一初步分析,并试图寻找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校外社交活动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22.
在新约保罗书信中,有几处经文令今天的女性读者感到困惑。其中以《哥林多前书》十四章三十四至三十六节(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因为妇女在会中说话原是可耻的);《哥林多前书》十一章四至十六节(女人应该蒙头);《提摩太前书》二章十一至十三节(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他辖管男人,只要沉静)等几处经文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923.
内外控个体差异与外显、内隐记忆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力平 《心理学报》2000,32(4):368-373
以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为材料,采用加工分离程序,考察了内外控个体差异与外显、内隐记忆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内控被试的意识性提取成绩均优于外控被试;对于抽象图形,外控被试的自动提取成绩优于内控被试。说明不仅外显记忆对于内外控个体差异是敏感的,内隐记忆对于内外控个体差异同样是敏感的。实验结果还显示,记忆水平与材料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24.
:《性自命出》是郭店楚简中的一篇重要出土文献 ,对于它的创作时代与学派归属问题 ,学者们有多种看法 ,大多把它定为战国早期的思孟学派的作品。针对学者们的立论与意见 ,本文在结合世传文献的基础上 ,着力从思想分析的角度对《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认为《性自命出》的可能性作者颇多 ,而在思孟学派中以子思思想与《性自命出》篇最相接近 ,因而子思颇有可能是该篇简书的作者。  相似文献   
925.
曹瑜  何利君 《学海》2023,(6):15-21
启蒙以降,工业文明与环境危机的“辩证法”引发了人们对于人、自然、社会、科技等关系的生态伦理思考。西方生态伦理学率先以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规律为依据,建构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社会生态学等思潮基于环境危机的社会历史根源,论证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同构性;马克思以感性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的生存论基础,揭示了贯穿于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中的精神生态向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两个结合”为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基于“五位一体”的生态伦理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撑。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进路及其新时代形态,既是人类现代化进程及其文明新形态的再现与预示,也是人、自然、社会、科技之间矛盾真正解决的时代智慧。  相似文献   
926.
福柯打着“我控诉”的战斗口号,否定一切善恶与人道主义;宣传各种离经叛道的思想和令人生畏的观点;认为人世间没有一个必须遵守的道德罗盘。围绕“生死爱欲、抒情内核、生命顶点和肉体黑箱”,通过同性恋、施虐/受虐性行为,及至可怖的艾滋病的“极限体验”来认识扑朔迷离的性本性,发现未曾感受过的性快感;向陈旧腐朽的道德观、性爱观挑战;以将传统观念中各种“邪恶的”性行为变得可以接受;推动性意识、性观念摆脱传统观念的制约,通过性话语转向性科学。  相似文献   
927.
佛教的和谐观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舜 《法音》2006,(4):12-14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前夕,论坛组委会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以佛教的团结合作、佛教的社会责任及佛教的和平使命为选题,举行了有奖征文活动。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投稿踊跃,论坛组委会共收到应征文章397篇,从中评选出“莲花奖”6篇、“精进奖”20篇、“法缘奖”20篇。由于篇幅有限,本期只能从获奖征文中选登一小部分,尚有许多优秀文章未能刊出,读者可自行到相关网站查看。  相似文献   
928.
929.
许霞 《天风》2011,(4):52-55
2011年1月21日,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条例中有一条规定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一时间,"啃老"、"禁止啃老"、"恶意啃老"等词汇在媒体上再度火起来。专家解读该条规定是从老年人权利的角度,明确老年人有拒绝"啃老"  相似文献   
930.
面对西方近现代的主体瓦解危机,利科坚持主体存在论,秉持批判与新构的态度对各流派进行调和,通过自身性主体、诠释、语言、反思、迂回、他者和中介等核心概念,走上了蕴含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下降”之路的主体求索,完成了对主体哲学的三重超越,其内在的思想逻辑在于:首先对传统和现代的主体概念进行批判,重新构思出自身性主体的在世存在;接着从反思的原则、形式和内容等层面进行革新,视主体形成于与他者的在世交互活动中,须对蕴含在世生存经验的语言进行意义诠释才能通达主体的反思与认识;最后,利科构建了承载意义的语言中介来承担具体且迂回的主体反思任务,逐步抵达主体存在之本体的初衷。这在断裂的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诠释学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开启了诠释学的第三次转向,使得动荡的主体哲学有了坚实的此在生活世界之根,并为始源性的存在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