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自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心理学就开始步入了人类的生活,关注人类的生活,研究人类的生活,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12.
建国40多年来,党和国家关于宗教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我们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制定和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这是从建国初期的《共同纲领》直到五届人大通过的宪法中明文规定和一贯坚持的。在宗教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党逐步作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仍具有一定的群众性、民族性、长期性、国际性和复杂性,简称宗教“五性”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913.
"道"之永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该如何去理解毛泽东思想这一非凡的整体呢?这个人与他的思想融成了一个宏大的意象,这一意象既成为追求革命不朽(revolutionary immortality)的动力,又构成了革命不朽的实质。一位政治领袖被人为神化,这在历史上远不  相似文献   
914.
915.
云龙 《哲学动态》2023,(8):60-70
先秦儒家、道家哲学依“存在实现论”的个性特质,孕育出一种不同于西方哲学知识论意义上的原初“物”论论域。此论域可用《周易·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一语来标示。它揭示出万物的成就与实现方式乃是在天人相通、互为中介的关联中达成的。此一原初“物”论论域规定了,“物”在本原上并不是外于人的现成对象,而是经由人之修为工夫所转出的整体性的境域显象。儒家、道家哲学中的为学工夫论与境界论由此被收摄其中。在修为工夫方面,儒家、道家两家工夫的具体进路虽有所不同,但最终都落实为“复”“反”“归”“止”的“曲成”工夫。循此修为工夫,“曲成万物”最终指向一个“人”“物”各成其所是而又“独”立超越的“道”境:一方面它是“人”之“道”,是经由“人”“物”相接的修为工夫所转出的人格气象境界;另一方面它又是“物”之“道”,是“物”自身的本真成就与开显。先秦儒家、道家哲学“合外内”“一天人”的精神特质在此独立超越的道境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16.
荀子性恶论话语底下潜在着一个比较阳光亲和的理路,可以称作荀子哲学的普遍形式。从这普遍形式来看,荀子哲学完整自足,跟孟子哲学一样具有普遍性、正当性。本文从这个观点出发,兼顾隐、显两层来阐述儒家哲学孟、荀两派的对比发展与纠葛迷离:(1)汉唐儒学主要是荀学,它在孟学阳光的牵引下,首度出现“孟皮荀骨”的现象,逐渐将荀子哲学潜在的普遍形式表现出来。(2)宋明时期孟学晋身为主角,它凭借着汉唐荀学留下来的文化土壤顺利登场,还将某些荀学的体质转为自己的血肉。但它判定荀子哲学缺了“大本”,荀学从此失去正当性,退居边缘。(3)明清时期,理学逐渐跟现实脱节,但孟学意识形态已经逐渐形成。那不自觉的荀学思维就着宋明理学大力修改,打造成荀学性格的哲学,也就是自然气本论。这是孟学意识形态下的“孟皮荀骨”现象。而孟学意识形态则有时会附身于荀学某些体质板块,将它绝对化,这叫“荀体孟魂”。(4)由于孟学意识形态的影响,20世纪的“当代新儒家”全部是孟学派;不过,在20、21世纪之交,荀学派的声音终于破茧而出,重新出现了。  相似文献   
917.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更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肯定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最高意义的革命性地位,并从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关系的探讨中揭示了技术应用的意识形态倾向。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在针对“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过程中对技术主体这一维度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反面”指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技术变革需要且应当具备的“赋能”价值,这亦与技术功能所指向的人类解放的目标追求相契合。新中国成立后在技术变革领域充分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其呈现出的科学技术大众化的“人民之路”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向,这为探索社会主义技术发展路径作出了努力,也为今天的技术发展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918.
刘劭的心理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讨论了刘劭四个方面的心理学思想,即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情欲心理思想,智能心理思想,性格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919.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中国哲学史》已经走过四十载春秋。四十年来,在中国哲学史学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在几代编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哲学史》已经成为展示中国哲学史研究最新成果的平台,成为助力青年学者成长的园地,精研中华文化核心义理,倡导古今东西文明互鉴,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  相似文献   
92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西方汉学家和传教士对中国宗教,特别是对佛教的研究很少。而李提摩太是来华传教士当中,率先从事佛耶比较研究并推动两教间对话的先行者,他在此方面有导夫先路之功。李提摩太的佛耶比较研究,建树颇多,并在其佛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佛耶对话",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会通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