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尚书》、《左传》、《国语》的心理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书》、《左传》、《国语》是我国最古老的三部文献。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有不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本文主要讨论:《尚书》的五行观念、人贵论和人性论思想、认知心理思想、个性心理思想、心理测验思想;《左传》的情感心理思想、病理心理思想、文艺心理思想;《国语》的缺陷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32.
驾驶人心理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6):F0002-F0002
《驾驶人心理》(前刊名为《驾驶博览》、《驾驶员指南》)创刊于1998年,由天津市法制心理学会机动车驾驶人专业委员会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以交通安全心理学为理论支柱学科,面向广大交通活动参与者、管理者、研究者和交通管理类专业学会的专业月刊。  相似文献   
33.
朱子、阳明、牟宗三对《孟子》"尽心知性"章都有详尽的论述。朱子是知行相须的《大学》解,以尽心知性为知,存心养性为行,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为智之尽、仁之至,其失在从认知角度解尽心不合孟子的义理框架。阳明是知行合一的《中庸》解,将此章比配为生知安行的圣人工夫、学知利行的贤人工夫以及困知勉行的学者工夫,其失在如此比配使此章失去了在成德实践中的普遍意义。牟宗三则是修身立命的《孟子》解,在道德实践中证知本心真性,在存心养性中事天无违,从而挺立正命、超越气命,其失一在以心、性、天为本体上是一,不知通过工夫也可实现是一,二在以尽心知性与存心养性对应于积极工夫与消极工夫,不解其有创业工夫与守成工夫之别。  相似文献   
34.
报载:某集贸市场有一鞋业经营户,在自己的摊位前放了块广告牌,上书:“本摊最近购进一批价格便宜的布鞋,样式老旧,工艺较粗糙,可能不受城镇青年消费者的青睐,但因其鞋底下粘有一层厚橡胶,坚固耐磨,很适应农村消费者、壮劳动力、体育运动员以及老年朋友。”这一“揭短”广告,招来了许多顾客,  相似文献   
35.
20年前,他揣着120元钱领着弟弟背着几件木工工具和村里许多青年一起去北京寻梦,到了北京他只剩下40元。接下来他们四处找工作。一个月过去了,他记不清跑了多少单位,说了多少好话,遭了多少白眼。但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受这名无户口、无住所、无担保的“三无”人员。尽管他们把生活费控制在每天一元钱,但口袋里已所剩无几。  相似文献   
36.
新文人画和实验水墨是新时代都市生活的产物,当代艺术家以都市生活为创作背景,试图通过对现代社会生活及生存状态的揭示,来表达都市人精神上的空虚迷茫或动感激情。回顾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都市化或现代性已经成为中国水墨画不断追求和发展的一个新的过程,也就是说现代水墨是在追随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成长的。  相似文献   
37.
只要提起沙子,人们似乎马上就会想到“恒河沙数”、“一盘散沙”这些词语来。不错,即便浩瀚无垠的大沙漠,大风一起,那黄沙也只能如虎狼追逐着的羊群般拼命奔逃。  相似文献   
38.
“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所以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自主登上历史学习的舞台,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  相似文献   
39.
张丽丽 《天风》2003,(10):8-9
人们要想使用一根草,只需轻轻地把它从土地里拔出,或洗或不洗便可投入使用,即便再细致的工作,也不需要花费多少心思,顷刻之间就完成了。  相似文献   
40.
池田大作“创造价值”的幸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田大作认为人生对“幸福”的追求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把人生的“幸福”与“成佛”、“创造价值”联系为一体,这是池田之人生观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