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7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道书分类法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概述、评论有关道书的各种分类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新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2.
马坚教授的学术兴趣甚为广泛。他翻译出版的书,种类很多。大概说来,他的学术成就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关于伊斯兰经典的翻译。第二,是关于近代外国论著的翻译。第三,是关于历史文献的考订。  相似文献   
13.
唐以前嵩山道教的发展及其遗迹——中岳嵩高灵庙之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登封县境内的嵩山,古称太室或天室,居五岳之中,自古即为华夏民族所奉祀的名山。《史记·封禅书》称:“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传说作为古华夏族之一的炎帝族(神农氏、姜姓),在上古从西北进入黄河中游,曾长期居住在嵩山附近的伊水、洛水流域。其中有一支奉伯益为始祖的部落,号称四岳,以崇拜山岳为特征。后来西周时的齐、吕、申、许四个姜姓国,据说即四岳的后裔。《诗经·大雅·崧高》有云:“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按“申”、“甫”即申氏、吕氏。诗中说他们都是嵩岳神的子孙,辅佐西周王室的大臣。又据《史记·周本纪》及《逸周书·作雒篇》  相似文献   
14.
15.
大理石     
智敏 《佛教文化》1993,(1):20-20
时间逃逸了只余下画面  相似文献   
16.
佛学文摘     
以佛法研究佛法 台湾佛教学者江灿腾在《现代中国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反省》一文中,回顾自己的治学经验,认为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的观念,解决了他在佛法内容上的困扰。《游心法海六十年》一书。  相似文献   
17.
深秋时节,汽车颠簸在蜿蜒曲折的山道间,窗外,清晨的雾色恍若淡薄的轻纱,透着寂静的朦胧…… 这是通往圣地五台山的路。 五台山,号称“华北屋脊”,山峦绵亘,五峰耸峙。  相似文献   
18.
行方 《佛教文化》1994,(4):24-25
用“历尽劫波”这个本来出自于佛教的词汇,来形容近现代中国佛教所走过的历程,可能再也贴切不过了。1990年深秋时节,中国佛教界一位众望所归的领导人从北京出发,前往南中国考察佛教现状。此时佛教界早已结束十年浩劫,并且经历了又一番十年生聚、元气恢复的发展变化。这位几乎与我们的世纪同龄、为中国佛教事业倾注了大半生心血的老人,来到众多的著名寺庙和僧俗群众中间,深入细致地考察访问,心中感慨万千。回到北京,他在中国佛教协会发表了长篇谈话。其中,特别提到了本文主人公学诚法师和他所主持的福建莆田广化寺——  相似文献   
19.
彭圣佣 《天风》1994,(1):33-34
靠主喜乐 腓立比书 (一)著者:使徒保罗(1:1)和提摩太同具名。提摩太是保罗的同工,当日与保罗同建腓立比教会,现在保罗准备派他去腓立比(2:19)。 (二)著作时、地:为保罗四封“狱中书信”之一,约主后62—63年,写于罗马。 (三)受书人:腓立比教会的众圣徒和“诸位监督、诸位执事”(1:1)。  相似文献   
20.
吴兆祥 《天风》1994,(5):5-6
读经:路加福音 15:11—32 浪子离开父家,在外任意挥霍浪费。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这是必然的结果。任何一个人如不勤勉劳作,只是一味地吃喝宴乐,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必然坐吃山空,穷困潦倒的。 耶稣所说这个浪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终于“醒悟”并决心“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了。“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可以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