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1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影响因素:距离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源  骆方  刘红云 《心理学报》2014,46(9):1400-1412
通过模拟研究, 考察潜类别距离和发展形态等因素对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的影响:(1)潜类别距离越大, 模型选择和分类效果越好。(2)混合模型的选择, 应以一定样本量(至少200)为前提, 首先考虑BIC选出正确的分类模型, 再通过熵值、ARI等选择分类确定性较高的模型。(3)多阶段的发展形态对正确模型的选择和分类的确定性均有一定程度影响。(4)潜类别距离和样本量越大, 参数估计精度越高。(5)在判断分类准确性的指标中, ARI的选择更偏向于真实的模型。  相似文献   
352.
汶川地震后1年时,采用灾难暴露程度问卷、主观害怕程度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量表,对地震极重灾区的3058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考察灾难暴露程度、主观害怕程度、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结果发现:(1)震后1年时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为9.6%,其中有目睹他人死亡经历的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为16.2%;(2)灾难暴露程度能正向预测创伤后应激障碍,而主观害怕程度在灾难暴露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社会支持在灾难暴露程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但不能调节主观害怕程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关系。其中,无论支持的性质如何,父母和教师的支持都能缓解灾难暴露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而同学和其他人的支持则不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353.
选取杭州市122名学前儿童(3~6岁)为被试,以点数比较任务及点数异同任务测量幼儿的近似数量系统敏锐度,以数数测验、基数测验、符号数字知识测验及简单计算来测量幼儿的符号数学能力,以此考察学前儿童近似数量系统敏锐度的发展及与符号数学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随年龄增长,学前儿童的近似数量加工的敏锐度逐渐提高;(2)点数比较任务与点数异同任务均适合测量学前儿童近似数量系统敏锐度,但儿童完成点数比较任务的正确率要高于点数异同任务的正确率;(3)在抑制控制、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言语测验成绩被控制后,根据点数比较任务计算的韦伯系数能显著预测学前儿童的基数和符号数字知识测验分数,总正确率能显著预测学前儿童的数数、基数、符号数字知识测验分数;(4)点数异同任务中只有点数不同试次下的正确率能显著预测学前儿童的符号数字知识测验分数。  相似文献   
354.
为探索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 LPA)在心理行为问题识别上的应用, 对1271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 并对644名学生由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定, 采用评定结果和阳性症状检出率作为"黄金标准"分析了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发现:(1)潜在剖面分析发现本研究大学生样本的心理行为问题可划分为三个亚群体:风险组、困扰组和健康组, 分别占比9.86%、19.15%和70.99%;(2)风险组表现为突出的精神症状(Z≥2.6SD), 有61.21%的被试出现阳性症状, 远高于困扰组的38.28%和健康组的8.36%;此外, 困扰组以认知与情绪症状为主;(3)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比传统划界分数方法在敏感度上能提高8.93%~35.26%, 更为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355.
This essay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 concept “spirit” (shen 神) in Wang Fuzhi’s Annotation on the Zhuangzi (Zhuangzi Jie 莊子解). Following Zhuangzi, Wang Fuzhi interprets spirit as a mass of vital force/jingqi, and regards spirit as the master of human life and human body. Through preserving one’s spirit, one will not only be able to preserve one’s body, but also keep all creatures immune from sickness and plague. This can be accomplished, since a well-preserved spirit will contribute harmonious and pure qi to the universe and make the whole universe more harmonious. In an effort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Wang Fuzhi proposes “forgetting all external things” and aiming for an empty and detached mind, on one hand, and asks a person to concentrate his spirit with a constant will, one the other hand. Once one’s spirit is well concentrated, one will be a spiritual person (shenren 神人), who will transcend life and death, fortune and misfortune, always living a leisurely and carefree life. One will also forget all cognitive distinctions and fully become one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ings and Heaven (tian 天). In this way, one’s spirit will achieve eternity, and fully realize the meaning of human life.  相似文献   
356.
本研究采用IAT测量两类人群(即普通高校大学生与专业运动员)的内隐攻击性并且比较其内隐攻击性在程度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个体在攻击性行为倾向上表现出自动化的特征,并且两类人群间内隐攻击性在程度上差异显著,普通大学生和专业运动员的内隐攻击性在性别方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57.
石文典  罗钊  原献学 《心理科学》2008,31(1):100-104
为了研究成就动机对实践社区及其成员的知识传播过程的影响,采用自编实践社区成员成就动机问卷以及知识传播过程与效果问卷对重庆、银川、南京、上海等地企业的430名实践社区成员进行测量,研究了成就动机对知识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不同性别被试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存在显著差异;工作年限为11-15年的被试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识显著高于其他组别;自我取向成就动机对知识传播的路径系数除"自我取向-区内吸收"外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即对"知识传播投入程度"、"社区外知识获取能力"及"知识传播效果"的预测作用都是正向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仅对知识传播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58.
目的探讨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特点.方法采用分别考察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存储和加工能力的被动记忆、主动记忆、图片记忆和词义联想四个实验任务,比较了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NLD)与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VLD)及正常儿童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差异.结果NLD儿童在四个实验任务上的成绩均显著低于VLD儿童和正常儿童,而VLD与正常儿童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NLD儿童的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359.
双因子模型和高阶因子模型,作为既有全局因子又有局部因子的两个竞争模型,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在模型拟合比较的基础上,比较了效标分别为外显变量和内潜变量时,两个模型在各种负荷水平下预测准确度的差异。结果发现,两种模型在拟合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预测效度方面,当效标为显变量时,两个模型的结构系数估计值皆为无偏估计;而效标为潜变量时,高阶因子模型表现优于双因子模型:高阶因子模型的结构系数为无偏估计,双因子模型的结构系数估计值则在50%左右的情况下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360.
从"心理学实验数据处理"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效果大小"理解为"是指在心理学实验报告中反映‘自变量’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有多大的统计指标"。这一统计指标需要在掌握"虚无假设分布"和"备择假设分布"这两个抽样分布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准确的理解,并因此知道我们在"对心理学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通过假设检验进行推断统计"之后报告研究结果时为什么需要使用这一指标。心理学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具有与该方法相应的不同的效果大小指标,每一种检验方法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指标来反映其实验处理的效果大小。对此,就"心理统计学"提到的四种主要假设检验方法所得推断结果应该使用何种"效果大小"指标更为合适提出了我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