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41.
涂山,亦名当涂山,俗称东山。为古涂山氏国所在地,也是禹娶妻及第一次大会天下诸侯的地方。其山位于蚌埠市西郊,怀远县城东南约一华里,淮河东岸,与荆山隔淮相峙。最高峰凤凰顶338.7米。涂山山脉婉蜒数十公里,襟带千里淮河,虽不算很高,但它屹立在千里淮北平原上,雄踞于淮河两岸,却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故《竹书纪年》中载誉为:“坐镇南邦,雄视五岳,莅圣神而冠裳”;明代文学家宋濂的《游涂荆二山记》中亦云:“临濠(即凤阳府)  相似文献   
642.
乔清举 《孔子研究》2023,(1):45-52+158
儒家哲学本质上是生态哲学,“生态儒学”概念可以成立。儒家把自然分为动物、植物、土地、山川四种对象,从宗教、道德、政治法律三个维度对这些对象提出生态性质的认识和对待措施。生态儒学有一个由气、通、和、生、时、道、仁等概念构成的范畴体系,有一个由生态本体论、生态功夫论、生态境界论构成的生态观,有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发展史。儒家哲学主张的心灵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国际和谐,都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生态儒学不仅可以推进对于儒家哲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理解,也有助于推进对于哲学本身的突破,促使我们重新认识“主体”“客体”概念,重建主客关系理论,由此对世界哲学进行第二次启蒙。  相似文献   
643.
海德格尔的这封贺信,出自《海德格尔全集》16卷,是迄今所知海德格尔评述道家的文献中,最为晚近的一个。在此信中,海德格尔引用了《老子》第9章和第15章中两处话语,来说明艺术的本性,思考现代技术对于人类的威胁以及合理地应对它的方式。  相似文献   
644.
先秦本体论哲学原本是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合一的,也是有无混一、体用不二的。但是秦汉以降,中国的本体论哲学有两个思维发展的歧出,一是"元气论"的宇宙生成论;二是玄学"本体论"。这两个思维发展的歧出分别延续了最高本体双重规定的"器"的层面和"道"的层面,"有"的层面和"无"的层面,"用"的层面和"体"的层面。发展到宋代的理学,这两个歧出终于都得到修正,呈现出向先秦本体论哲学圆融特质的回归。在这一逻辑进程中,郑玄对《易纬》"太易"范畴的解读在很多方面都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645.
646.
《成实论》的两重二谛理论,将空有问题安立在不同层次上,论述了修行中的次第。于此主要研究一下“二谛”这一重要观念在《成实论》中的特定形态和内容,以及在此架构中五阴、涅槃、四谛的空有问题,从而探讨此论两重二谛安立的原因,以及其对有部学说的扬弃和对大乘空观的靠近。  相似文献   
647.
刘芳 《管子学刊》2016,(2):110-112
初生之蚕的名称"蚕蚁"至迟在中唐时期就已经出现。宋代继续沿用"蚕蚁"的同时,开始用"乌儿""虫少"指称初生之蚕,元代开始用"蚁蚕",明代开始用"蚕花",至清,更有"乌""蜗儿""报头蚁"等名称。随着时代的推移,对初生之蚕的称谓不断增多,这一流变与我国古代蚕业的历史发展相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代蚕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48.
哲学史是人类的思想宝库,它荟萃百家、尽现人类智慧精华。然而长以来,我们对哲学史的解读和评价存在着简单化、绝对化、模式化的不良倾向,形成了“唯物-唯心”、真理-错误、“进步-反动”的二元模式。在这种僵化模式中,唯心主义被扭曲了,被当成只配批判和抛弃的东西。这既不符合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和哲学发展的史实,也有悖学术批判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唯心主义有缺陷是肯定的,但也并非全是谬误,其中不乏合理的因素和成分,也曾对哲学的发展和进步起过积极的作用。因此,科学解读、合理评价和“扬弃”唯心主义,不仅有利于恢复哲学史的本来面目,而且也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649.
《学海》2015,(3):93-103
本文旨在考察爱德华二世的死亡与丧礼在爱德华王子继位过程中扮演的政治角色,由此揭示身体、王室礼制与中世纪王权之间的内在关联。为了化解王位转移所造成的张力,新政权不仅制造了爱德华二世的死亡假象,利用丧礼雕像为其举行一场隆重的葬礼,而且还处死营救老国王的埃德蒙,并以弑君罪判决莫蒂默。我们看到,一方面,正如西敏寺的皇家陵墓所显示的那样,中世纪王权的连续性奠基于历任国王身体间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与王权相伴随的丧葬和祭拜礼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王位能够顺利继承,并赋予新国王以仪式合法性。  相似文献   
650.
常乐文 《天风》1995,(12):24-24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元宵之夜,笔者访问了百岁老人李蔼德老大娘。 在东营胜利采油厂生活区北区第12栋楼二单元一套70平方米的住宅内,老人兴致勃勃地接受了我的采访,向我讲了她一生的经历和体会。 李蔼德老大娘于1895年(清光绪21年)生于山东潍县李家官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