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角度谈自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对自尊研究的发展进行简要述评。影像学的证据表明,自尊与海马的体积相关;电生理学的证据表明,自尊与P300成分的激活有关。文章最后提出,对自尊神经机制的研究要尊重自尊概念的复杂性,同时要达到提高个体自尊水平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22.
德性的传统不应被看作是流逝而去的历史痕迹,而应看作能够指引我们在当代更好地认识德性的前辕之辙.作者试图通过对德性历史传统的考察,理解德性的内在普遍性与可理解性的发展历史,从而从先思之中找到当代道德回归的应然之路;并且由此来看麦金太尔对于德性的现代性意识的理解以及对于当代道德异化的批判,重释对于德性的古典思考,揭示德性在现代生活世界的真相,把握德性的当代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德性,究竟是一种根植于人性的人类理想的道德范式?还是对于现实生活的可能性的把握?由此试解.  相似文献   
623.
当前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在于人们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论,从而导致对自然的无所顾忌的践踏和掠夺,而古老的天台学中则蕴含着疗治时蔽的丰富而深邃的"生态智慧",其"色心不二"的思想将人与自然置于亲密无间的关系之中,"十界互具"、"一念三千"学说揭示了作为有机的整体的世界的各部分之间的相摄相入,是对当今机械的、孤立的世界观的彻底否定,"中道实相"、"无情有性"理论赋予了自然以无上的内在价值.天台学的这些古老而珍贵的"生态智慧"值得当今的生态学和环境哲学好好加以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24.
做中国伦理学,只有扎根于中国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与当代社会生活,打通观念世界与生活 世界,才是促成中国伦理思想创发的“源头活水”;只有运用新的理念和问题框架对传统伦 理话语进行理解和呈现,并在当代伦理学的理论光谱中加以辨析,才能书写出有生命力的当 代中国伦理学。由此观之,当代中国伦理学的研究和书写范式亟待突破。既要告别单纯哲学 史的心态,又要警惕过度理论化的陷阱;应该重返中国伦理学的精神“原乡”,立足中国伦 理思想原典,探究元问题和元概念,重建中国人自己的伦理精神家园。以“情”的概念史寻 绎为例,可以管窥中国伦理学书写中“厚概念”的生成创化及其对伦理学范式创新的典范意 义,从而回归一种“温暖”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625.
闫国利  刘敏  孟珠  张莉  李赛男 《心理科学》2019,(5):1113-1119
字形信息在汉语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学二年级是儿童阅读流畅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对注视点右侧字词的预加工及所获得的预视效应是影响流畅阅读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考察了字形信息在二年级学生预加工中的作用。实验1采用副中央凹启动范式发现,在词汇识别任务中,二年级学生在100ms副中央凹启动时间下,表现出字形预视效应。实验2采用边界范式发现,在句子默读任务中,二年级学生能够获取副中央凹处的字形信息。结果表明,二年级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使用副中央凹处的字形信息,促进随后中央凹处的词汇加工。  相似文献   
626.
麦金太尔关于"启蒙道德筹划失败"的断言可能导致两种相反理解。麦氏认为,情感主义者放任道德分歧(多),须对无休止的道德争论负责。启蒙筹划虽然寻求普遍性方案,然其背后却深藏不可公度的前提,同样导致不可公度的各家之言。只不过,后者仍试图用理性来解决,而前者则"坦率地"放弃这种努力。为缓解道德分歧,麦金太尔引入传统合理性。但亦存在问题。生活境遇的改变,使我们须悬置先入之见,通过对话重新圈定道德普世性(一)与道德分殊性(多)的话语范围。  相似文献   
627.
同情是亚当·斯密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但在其定义上仍有争议,表现为两个问题:其一,同情是否是情感;其二,同情是否是情感理解能力。从斯密的文本看,同情是旁观者的情感,来源于想象的处境转换;然而,旁观者在同情过程中不一定会转换为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因此,同情不是对情感的理解或理解能力,而是为评价当事人的情感是否具有合宜性提供参照。虽然否定同情是情感理解能力,但这并不代表斯密主张忽视他人的实际情感。相反,同情为有差异的个体情感创造了交流的基础,自我和他人在相互同情中达成一致,这也是道德生活的基础。斯密通过对同情概念的不同诠释,开出了一条不同于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道德建构之路。澄清同情的含义,不仅有助于理解斯密的理论,也为涉及这一概念的其他研究(如镜像神经元)提供了清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628.
首先提出在如何理解巴门尼德τογαραυτουοειυεστιυτεκαιειυαι问题上出现的困惑;然后通过对巴门尼德思想背景的分析,来说明他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再后借助于海德格尔对早期希腊思想的解读,来揭示阿那克西曼德的απειρου与到场、存在的一致性;再后具体考察海德格尔对巴门尼德τογαραυτουοειυεστιυτεκαιειυαι的阐释;最后通过重新回顾文章的基本思路来分析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29.
屈尔佩二重心理学思想旨在调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与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整合心理学自然科学取向与人文科学取向的尝试。文章基于对屈尔佩二重心理学思想演进轨迹的具体分析,尝试厘清其与内容心理学体系之间的继承关系与改良缘由,探究其走近意动心理学的理论动因。最后,从主要贡献和局限两方面来重新发现屈尔佩二重心理学思想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630.
我们的两只眼睛总是在观察别人,在看别的事物,除了照镜子,很少看自己。现在移开镜子,闭上你的眼睛,向内看,观察自己,看看有何收获?二维视点首先,画一根X轴,原点就是现在的你。往左看,负轴方向是你的过去,但不是到负无穷远,而是你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