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81篇
  316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连的悲剧人生——《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雄心与野心、虚伪与正直等双重性构成了于连思想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在于连的生命中,他经常痛苦地徘徊在道德情感的怪圈之中.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今的讨论中,新自由主义被理解为一个既是学术性的又是政治性的纲领。它取消经济的、社会的和公益的调控.也就是说,削减和缩小社会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扩大市场,提高经济的以及道义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3,(6):1
前不久,"兴教寺申遗"和"丽江佛像"事件,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更震动了众多佛子的心。古德云:"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面对佛教被肆意商业化、庸俗化的现实,我们除了无奈与痛心,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佛教徒潜在的忧患意识被再一次唤醒,佛教如何继承传统,如何"化世俗"而避免被世俗化的问题,已严重地放到我们面前。近代西方"宗教世俗化"理论认为,宗教从超越的彼岸回到人间是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在文化与价  相似文献   
4.
意雯 《天风》2012,(10):59
[网易新闻]6月,网络上盛传一段视频,一位老人因小伙子未让座而怒骂诅咒。8月15日,重庆一女孩因未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照片被放到网上,遭到人肉搜索,受到网民斥责。8月23日,在杭州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小伙子坐在"照顾专座"上,面对一位抱着孩子的女士没有让座,谁料却因此被  相似文献   
5.
《伦理学研究》2007,(1):F0002-F0002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于2000年10月被教育部评定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伦理学研究所及1996年成立的道德科学研究院。基地顾问由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担任,前任主任为焦国成教授.现任主任为吴潜涛教授,葛晨虹教授为基地常务副主任,龚群、肖群忠教授为基地副主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影响美育在农村小学实施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在中国教育界提倡和实施多年,但在农村小学中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以从教育价值观、教师本身的美育素养、社会意识、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探讨问题存在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审美教育在农村小学充分发挥其"以美育人,以美立人"的作用?(一)树立正确的审美教育的观念.(二)建构审美教育模式.学科的教学,组织课外活动,都要营造一种美好的情趣和氛围,让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情境之中产生求知的欲望,实现愉快学习,培养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7.
扬克勒维奇的伦理思想展现了人在道德现实与道德理想的矛盾冲突中的痛苦体验。他认为,善与恶只是与主体有关系,它们体现在主体的行动中。一切都通过行动而开始和结束,行动才是真正意义上道德的源泉。为了去爱,我应该存在,但是为了真正去爱,我却应该不存在(忘我)。爱是对存在的超越,是对自我的放弃。人一旦存在,就被打上了一个永恒的印记。我们因而生活在"永恒的道德瞬间"。  相似文献   
8.
本期值得关注的,涉及道德、教育和科学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境明,千里皆明》,是其"菩提系列精选集"的第三部。自序中有一段话,自道书名之义:"世界是如此隐晦暧昧,我们的心要像大圆镜,凡所鉴照,尽皆清明。"佛教有"大圆镜智"之说,以镜为喻,指可如实映现一切法的佛智。佛教智慧强调"如实",其实并无道德判断的意味。众生为无明烦恼所扰,如同明镜蒙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伦理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从恩霖伊斯兰教有着极为高尚的伦理思想与道德规范,认真学习研究它的思想特点,对适应当前普及精神文明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目标与辨证的统一性”、“信仰与社会实践的统一性”、“继承传统与楷模作用的统一性”、“针对时弊与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