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3篇
  2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杰出的包装设计是品牌的核心。它反映了品牌的价值,传递着品牌的承诺。富有创新性的设计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增强品牌的区分度。对重点突出的消费群进行划分,对于提出有效的包装设计方案是十分关键的。只有了解不同消费群的需求才能体现出品牌明确的个性,设计出独特的包装风格,进而促成购买活动最终的完成。  相似文献   
2.
“精神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精神性”和“生产性”是它的两个重要特征。在马克思的哲学视野中,“精神生产”的精神性和生产性都蕴含在实践概念中,“精神生产”作为人类特有的感性活动,它建立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之上并随着社会分工的推进而不断深入,最终指向“自由自觉活动”的人类实践目标。在经济学视野中,马克思将“精神生产”置于生产主义批判的语境内,“生产性”体现为资本主义的增殖性特征,从而使得“精神性”价值沦为生产主义的外在表现。20世纪中后期以来,“精神生产”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宽,非物质劳动和文化逻辑等理论开启了研究当代社会中精神性渗透和生产性弥漫等特征的新方式,由此产生了关于新型生产劳动者变革的“生命政治学”趋向,为此人们应当审慎对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胡卫鹏  孟慧 《心理科学》2000,23(6):754-755
价格在市场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价格的重要性,关于价格对于各方面的影响已有许多研究涉及,其中,心理学家涉及的领域在于消费者的心理评价和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随着社会系统性的加强,人们越来越关注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价格已不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变量在起作用,它日益渗透于各种因素中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是目前价格心理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4.
BOBOs就是指拥有布尔乔亚(中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崇尚高品质的物质生活,又追求自由与解放的波希米亚式的生活方式的人,也指既拥有高学历、丰厚收入,又讲究生活品味、享受富裕成功、注重心灵自由、追求不羁与流浪的一族。Bo与Bo的结合就是物质与艺术的结合。Bo与Bo的结合已经不再局限于追求物质利益,他们摆脱了布尔乔亚物质主义的樊篱,同时追求精神愉悦和心灵回归。布波族是消费的艺术家。BOBO族本是布鲁克斯对美国一个新阶层的称呼,但却以惊人的速度为全世界大众所接受,并在其他国家得到新的诠释。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同样出现了大批布波族。  相似文献   
5.
以往炫耀性消费研究多囿于自尊补偿视角,本文着眼于驱动炫耀性消费动机的自我增强属性,提出敬畏的自我超越属性可以降低个体对自身目标重要性的评估(即提升“小我”水平),进而降低炫耀性消费倾向。四个研究采用三种炫耀性消费倾向测量方式,通过测量特质敬畏(研究1a)和操纵状态敬畏(研究1b)均验证了敬畏对炫耀性消费倾向的抑制作用。研究2表明敬畏不影响非炫耀性消费倾向。研究3发现“小我”在敬畏与炫耀性消费倾向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消费欲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对解决个体非健康饮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个实验考察感知食物空间距离是否及如何影响消费欲望,以及感知资源口腔占用是否会降低感知空间距离对消费欲望的影响。结果发现:(1)感知空间距离越近,消费欲望越强;(2)感知空间距离通过心理模拟影响消费欲望;(3)占用感知资源口腔会阻碍心理模拟从而降低感知食物空间距离对消费欲望的影响。因此,操纵食物的感知空间距离会通过心理模拟影响个体的消费欲望。  相似文献   
7.
该著旨在通过对食品安全现状的分析,在进行伦理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涉及食品安全伦理体系的四维架构,即经济领域中的企业伦理、政治领域中的行政伦理、生活领域中的消费伦理,以及文化领域中的传播伦理。该著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关键问题包括:食品安全及其伦理的基本内涵、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其伦理反思、构建食品安全伦理的主要路径。该著的创新点在于,充分解析食品安全问题背后的伦理成因,探讨维护食品安全的伦理途径和对策;从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等生命伦理学意蕴,探求食品安全伦理的人权表达,对食品安全引发的现实问题进行伦理批判和反思,揭示在当代社会的公共伦理建构中存在的伦理需求与道德供给之间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负性事件频发,研究以补偿性消费理论为基础,考察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内因与外因。实验一通过比较高、低状态自尊条件下不同阶层被试的炫耀性消费倾向来考察自尊的作用,结果表明低阶层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倾向受到其状态自尊的调节; 实验二通过比较不同阶层被试对地位及非地位符号商品的支付意愿来考察商品符号价值的作用,结果表明低阶层大学生只有在商品具有地位符号价值时,才会表现出比高阶层大学生更强烈的炫耀性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9.
经济伦理与社会发展是中韩两国伦理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2011年4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上海市伦理学会承办,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后援的第19次中韩伦理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五次全  相似文献   
10.
与现代社会的道德旁观现象类似,《孟子》中的"见牛未见羊"现象揭示出:虽然人皆有不忍之心,但却不是人人皆能将其有所推扩。要解读这一现象,必须撇开孟子性善立场的先入为主,回到齐宣王本人的语境中审视其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总体而言,孟子强调的不忍之心对齐宣王而言主要意味着一种心理平复所带来的道德欲求的满足。这种满足感对应于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乃是一种原始意味的被动道德欲求,而孟子希冀齐宣王具备的却是一种"不谓命"式的君子道德意志。两者在外向推扩方面的动力差别造就了"见牛未见羊"现象的出现。引申而言,促使齐宣王做出行为反应的被动道德欲求更普遍地以一种旨在使行为主体获得道德满足感的消费形式存在。这致使人们往往将道德等同为一种道德消费,并因满足感获得途径的便宜而过高估计了自己践履道德的真实能力。故而每当身临困境时便习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色介入其中,拒绝或不能担负相应的道德责任,于此就出现了常见的道德旁观现象。因而"推扩"的心理基础或更应被理解为一种不得满足的负疚感,以及由此激发的使他人从中获得解脱的决心,而不能简单架构于恻隐之心的"人皆有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