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2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当山杂咏     
过磨针井磨针井畔谈磨针, 老妪道理传古今。登仙有路莫多问, 贵在心诚功夫深。 [真武当初出家时,紫霞元君变成老妪点化他说:“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日池观鱼展旗峰下柏森森, 一潭碧水映斜晖。鱼变五色多奇趣, 恰似织女绣花针。 [紫霄宫前的日池内,有会变色的鱼,相传为织女的绣花针所变。] 南岩抒怀南岩风光雄且险, 翠峰似剑插云天。时传金钟两三响, 疑入仙境非人间。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道教圣地泰山,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人文文化,暑假期间笔者参访泰山时,从一铜钟上意外发现了一部道经。铜钟现存于岱顶南天门西殿内,系青铜所铸,重约五百余斤。整个造型精美,钟钮青龙栩栩如生。叩之。  相似文献   
3.
论道教的妇女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父系社会取代了母系社会以后,都是以男性文化为主体的社会,男人创造了适应于自己的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伦理道德等文化,而妇女则沦为男性的奴仆,社会的附属品。妇女作为社会主体的身份被剥夺了,她们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社会的人的价值和参予社会活动的平等地位。尤其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残酷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束缚着妇女,将她们禁锢在封闭的家庭中,成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家庭的附庸。总之,在男尊女卑,两性不平等的男人世界里,女性成为男人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的统治对象。  相似文献   
4.
泰山玉女发展成国家祭祀神灵碧霞元君,经历了"立像"、"建祠"、"赐额"三个阶段,完成了从民间俗神到道教神仙,再到国家神灵的转变,成为国家"准正祀性"神灵,这其中道教的吸纳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宋至清代多被统治者所利用。在国家祭祀政策的大背景下,道教神仙的光环使碧霞元君有了合法外衣的保护,也因此得到国家的最终承认。道教的吸纳和国家的认同是碧霞元君信仰扩展的前提条件,而与海神天妃的相互吸收利用及自身不断显灵则又促使其信仰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5.
碧霞元君的封号问题是当前学术界对其神信仰研究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碧霞元君”封号的有无、碧霞元君信仰的滥觞及其正式兴起的时间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考辨,并认为明代正德二年(1507)是碧霞元君信仰正式从民间私祀成为国家认可之神的标志性时间。  相似文献   
6.
道教的称谓     
道教称谓,可以分为道教法坛、道教神仙、道教教徒、道教宫观及丛林执事等若干方面。 一、道教法坛 道教法坛:即道教举行宗教活动的宗坛。基本上可以分为醮坛、箓坛和戒坛三类。 醮坛:即道教举行斋醮科仪的法坛。醮坛之上参加科仪的道士,称为“醮坛执事”,主要有: 高功:又称“法师”。  相似文献   
7.
简讯     
《中国道教》1990,(4):61-63
河南省南召县道教第一届一次代表会义,于今年4月21日至22日,在云阳南石庙道观召开,二十六名乾帅道士和信士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六中全会精神,传达了中国道协四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精神。河南省道协首届三次理事会议精神。会议选出了县道协理事九人,孟应先为会长。会议通过了南召县道教协会章程和工作报告,提出今后道协工作重点,就是在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指引下。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搞好宫观自养管理,培养道教人才。开展学术研究。为祖国四化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泰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山、圣山,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其原生的信仰和文化,几千年来渗透、辐射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对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当代  相似文献   
9.
正成语身怀六甲包含着极为丰富的道教文化意蕴,表现出道教融汇中外文明的开放文化精神,却为人们日用而不知。身怀六甲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指称女子怀孕的成语。这个成语频繁地出现在明清以来的杂剧小说中,如《东周列国志》、《镜花缘》等等,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成为市井的俗语。从字面上看,六甲似应是胎儿的代称,可为什么以六甲指代胎儿,人们却不甚明了。  相似文献   
10.
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代,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净乐国。那里的国王是个很有能力的君主,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国王看到全国臣民都很爱戴他,心中无比高兴,想很好地栽培儿子,把王位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他召来最好的文臣武将来教王子读书习武,还派了许多仆人伺候王子。王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舒适生活,便专心致志地攻读诗书,操练武艺。不出数年,便学得满腹诗文,练就浑身武艺。眼看王位有了继承人,国王和皇后心中甚是欢悦。不料人各有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